第05版:中国信用

联通信用 让更多人爱上读书

社会信用体系飞速发展,图书馆界开始探索利用社会信用指数对读者进行信用管理。“信用+阅读”模式在全国开始推广

□ 本报记者 何 玲

□ 实习记者 孟佳惠

“扫码”或者“刷脸”即可借书,免支付押金、无需图书借阅卡,这样的图书借阅服务你心动吗?近日,安徽省淮北市正式启用了1个“信用书房”和4个智能借阅书柜,面向广大市民提供免押金信用借阅服务,当地市民凭借自己的“信用”可免费借阅图书。

“信用分达到550分的市民,通过手机扫码每次可免费借阅图书两册,期限为30天,一处借阅、多处归还。”淮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该市继“信易贷”“信易批”“信易医”等守信激励产品之后,开发的又一个增强广大群众文化获得感的信用创新产品。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图书馆也在“变脸”。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飞速发展,我国图书馆界也开始探索利用社会信用指数对读者进行信用管理。2017年11月,杭州图书馆与蚂蚁金服芝麻信用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了《公共图书馆信用服务杭州宣言》,全国共23家图书馆签订合作协议。自此,“信用+阅读”的模式在全国开始推广。

免押借阅

延期归还影响信用

“拿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免押金借到书,实在是太方便了。”日前,江苏省靖江市市民苏巧兰在该市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手机支付宝成功免押金借到了心仪的图书。

据靖江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季燕介绍,过去时常有市民来图书馆看书时,因没带押金办理借书证,而放弃办证、放弃阅读。自今年5月起,靖江市图书馆开始实行信用免押金办证服务,前来借书的读者也多了起来。

有专家认为,不少城市的图书馆利用率不足,方便快捷的借阅方式可以简化借阅流程、减少读者的时间成本,使图书物尽其用。

“自助智能书柜让阅读更好地实现了智能化。我可以自由安排时间进行取还书,还不用担心图书馆的开馆和闭馆时间。”在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信用智能借书柜前,市民王女士按照操作提示,顺利地完成了免除押金借书。

“智能科技改变借阅方式。”发出同样感叹的还有来自湖南读者杨先生。近日,湖南省首台图书馆信用智能借阅柜在长沙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正式投入使用。

据了解,该信用智能借阅柜集借书、还书、预约、查询四大功能于一体,读者可以借阅湖南图书馆馆藏图书共15,000余册,包含文学、政治、经济、历史、教育、医学等各个领域,满足大部分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信用智能借阅柜上,读者可以通过支付宝扫一扫,实现免押金注册办证、免费借阅书籍。更方便的是,读者可以通过小程序“嘉图借书”预约自己想看的书籍,图书馆工作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寻找书籍,配送到书柜。

“开通信用免押金借阅模式,将借阅与个人信用评分挂钩,也能督促借阅市民到期归还。”对于免押借阅未及时归还的问题,季燕介绍说,通过支付宝免押金借阅的图书借阅期限为1个月,到期可以到馆续借,续借时间各地有所不同,一般为15天~30天不等,不能及时归还图书的将影响个人信用分。除了不能再借图书之外,还会留下信用记录,可能对今后的出行、住宿、金融服务等方面产生影响。

“外卖”到家

打通阅读“最后一公里”

“以前只知道午饭晚饭能叫外卖,没想到现在作为‘精神食粮’的书也可以叫外卖啦。”了解到浙江省杭州图书馆重新开放了“悦借”服务,家住杭州的刘奶奶感到十分贴心,“可以像收快递一样,享受图书馆上门送书、快递还书的服务,对于我们这些老年人来说是十分方便的。”

杭州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悦借”服务中,读者不需要来图书馆,只需要在手机上下单,图书馆就会通过EMS将网友想借阅的图书送到家中。“我们为了方便读者,和邮政部门协商,将快递费用降到了几乎是成本价,借阅1本~3本图书快递费仅为3元钱,3本以上每本只需增加1元运费。”

据工作人员介绍,“悦借”服务上线后,通过快递服务借书的人中,80后、90后成为了借书的主力军,“刚开通这项服务的时候,有一天仅通过快递就外借了8000册图书。”

除浙江省外,江苏和湖南等地也陆续实现了“外卖”式借书的服务。今年的世界读书日(4月23日),湖南图书馆“网上书房”信用网借服务平台正式为读者提供服务。记者了解到,“网上书房”是湖南图书馆打造的覆盖全省范围的信用网借服务平台,其可以通过“网络+物流”的形式,将湖南图书馆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源送到读者手中。

专家表示,过去不少读者因为到图书馆借书、去书店买书太麻烦,从而转向了更为便捷的网上阅读。而图书馆提供的“外卖”服务或许有望解决现代人的阅读难题,让读者可以足不出户享受阅读纸质书的快乐。

场景落地

助力城市信用建设

“‘信用+阅读’,走的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阅读推广之路。”原文化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阮可认为,“信用+阅读”的主要特点在于,将读者信用纳入第三方征信平台,以重视用户体验为出发点,引入完善成熟的第三方信用机制,建立相应的用户信用体系,提供分类读者服务和管理,培养读者信用意识,进而推动诚信社会的构建。

当前,为了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共同积极推进“信易+”工作,探索创新信用场景应用,引导形成“信用有价值,守信有力量”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更多社会主体享受信用红利。

日前,贵州省发改委制定印发了《贵州省加快推进“信易+”守信激励工作方案》,明确指出建立“信易阅”机制,旨在为诚信主体在图书借阅方面给予优惠和便利,将信用与图书馆借阅服务相融合,以信用打造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实现图书馆服务的“零距离”、图书阅读的“零门槛”、知识获取的“零等待”,用文化力量助推诚信社会建设。

以“信用”代替押金、赔付,是以更加人性化的手段建构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对此,蚂蚁金服副总裁胡滔表示,近年来,芝麻信用在图书馆方面的应用蓬勃发展,从馆内的自助借还机到24小时无人图书馆,可以看到,图书馆行业的信用建设进程在不断加快。这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广大市民与阅读的距离,同时也增进了市民对个人信用的珍视。

谈及“信用+阅读”模式所产生的社会意义,芝麻信用运营总监柴笑晚坦言,“我们运营该应用的初衷就是希望能让信用的红利带动传统行业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人人有信用记录,信用好的人可以在各种公共服务、城市生活上享受到便利。”

阮可指出,将图书馆服务与基于互联网的信用体系结合在一起,充分验证了图书馆结合个人信用免除押金、免除罚款的举措可复制、可推广,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019-06-28 何 玲 孟佳惠 社会信用体系飞速发展,图书馆界开始探索利用社会信用指数对读者进行信用管理。“信用+阅读”模式在全国开始推广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5265.htm 1 联通信用 让更多人爱上读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