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关注

在改革创新中求索奋进

——江苏省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 史 良

□ 本报记者 沙会堂

近年来,江苏省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充分抢抓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机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坚持积极主动服务与严格规范管理并举,切实做好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维护权益、改革创新等重点工作,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重保优供

促进高质量发展

强化规划引领。启动了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对《丰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年)》的总规评估。会同省规院完成了丰县21.1平方公里老城区和22平方公里新城区的控规初步方案,联合东南大学编制完成了丰县城市特色风貌规划初稿,组织开展了重点片区城市设计,编制完成丰县南部新城、新城中心片区与汽车站周边区域概念性城市设计、丰县城市色彩规划。主动介入,积极配合县发改、住建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全县燃气规划、交通设施布局规划、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城区停车场布点规划、混凝土搅拌站布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发展品质。

主动拓展发展空间。2017年以来,充分利用江苏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政策,围绕全县重点产业项目,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县发改、住建等部门意见,组织开展了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编制工作,共修改地块247个,面积6495.9亩,有效扩展了发展用地空间。

全力做好用地保障。积极去市赴省,汇报协调,最大限度争取用地计划、指标,保障全县发展用地需求,仅2016年以来,就争取规划流量指标2.1万余亩,用地计划指标1.7万余亩,组织用地报批2万余亩。今年,通过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期评估,又争取规划流量指标1.3万亩,有效保障了全县重点工程、重大项目的顺利落地。

多措并举促进节约集约。探索建立低效闲置土地主动退出、强制退出的倒逼机制,2016年以来,全县共盘活再利用存量建设用地4500余亩。大力支持高标准厂房建设,鼓励引导开发区及其他工业园区建设高标准厂房,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自建自用高标准厂房。近年来,全县已建设多层工业标准厂房140万平方米,县高新技术产业园26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县经济开发区机械制造关键零部件产业园15万平方米多层及四层高标准厂房、电动车产业园50万平方米多层标准厂房、丰县锡丰工业园10万平方米三层标准厂房等一批集约用地典型项目相继建成使用,打造了具有丰县特色的节约集约用地新模式。

抢抓脱贫攻坚政策机遇

助力乡村振兴

完善镇村规划体系。全力打造丰县欢口小城市、大沙河果都生态小镇和常店电动车特色小镇。委托徐州市规划院和浙江大学规划研究院分别编制了欢口小城市规划、2个特色小镇规划,规划编制成果通过了省市专家论证,欢口小城市建设已纳入省级PPP项目库,大沙河、常店特色小镇正在积极申请入库。

加强规划统筹。联合江苏省城市规划研究院开展了全县镇村布局规划的编制工作,按照县委、县政府“532”(50%、30%、20%)县镇村人口居住格局目标,强化规划引领和指导作用,优化城镇村布局规划,按照集聚提升、融入城镇、特色保护、搬迁撤并的思路,实行“多规合一”,形成了“1+12+135”(1个主城区、12个镇区、135个新型农村社区和集中居住点)城乡规划布局,引导鼓励农民进城入镇,因地制宜、分类推进村庄建设改造。

强力助推乡村住房条件改善。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苏北地区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精神,抢抓原国土资源部增减挂钩精准扶贫政策,印发了《关于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实施意见》,拟订了《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管理办法》,配合县住建部门制定了《丰县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工程建设管理办法》,为全面推进增减挂钩、建设美丽乡村提供了政策保障。组织编制了全县2018年~2020年增减挂钩三年规划和湖西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规划,规划拆迁改造村庄224个,总面积4.68万亩,为全面推进增减挂钩、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供了蓝图。全力推进项目实施,2018年申报增减挂钩项目237个、1.9万亩,当年验收142个,新增耕地7100亩。拨付增减挂钩项目资金7.94亿元,启动建设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小区26个,安置5800余户,打造了师寨镇小韩、欢口镇陈洼、顺河镇岳庄村等一批人居环境改善样板,增强了项目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去年11月11日,《人民日报》以《丰县从做好土地文章入手整治居住环境》为题,对丰县增减挂钩工作进行了报道。

用足用活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流转政策。积极争取省市对省级贫困县节余指标流转的政策支持,全力以赴促成节余指标交易,2017年以来累计交易增减挂钩和占补平衡节余指标6600余亩、35亿余元,为乡村振兴集聚了宝贵资金。

立足履职尽责

坚守耕地红线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夯实耕地保护基础。立足“应保尽保”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实省、市政府分解任务,全面完成了全县113.4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任务,划定保护区14个、保护片(块)350个,设立了统一规范的保护标志牌,签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3365份,建立了完整、规范、清晰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图、表、册和数据,形成了永久基本农田五级联动的管护责任体系。

严格执法监管,源头控制乱占滥用耕地。健全完善县、镇、村、组四级巡查网络,公开聘任了360名村级基本农田管护员和土地执法协查员,将全县划分成363个执法巡查单元,包区、上图到人,细化监管责任,大量苗头性违法用地行为被制止在萌芽状态。创新耕地监管模式,实施“慧眼守土”工程,借助移动通讯信号塔高清摄像头,对监控范围耕地实行全天候、多角度、实时实景监控,极大提升了全县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效能,非法占用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案件基本消除。2008年以来,丰县连年获评省土地执法模范县、先进县。

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2016以来,共申报实施耕地占补平衡项目78个、2.2万余亩,新增耕地2万余亩,工矿废弃地项目14个、2600余亩,已验收新增耕地2000余亩,“旱改水”项目2个,建设规模10,446.702亩,新增水田面积7200余亩,争取省投资金2.63亿元实施高标准农田整理项目10个、9.43万余亩,增加了耕地面积,提高了耕地质量,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主动担当作为

优化营商环境

积极主动贯彻落实上级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身体力行走访、座谈、调研,切实提升工作水平和服务效能。

深化“四全”服务平台建设。立足“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工作理念,着力打造“全流程优化审批、全区域便民服务、全业务网上办理、全节点效能监管”的“四全”服务平台,土地管理“批、供、用、补、查、登”全业务网上运行,自然资源“一张图”数据库建成并成熟运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精简优化工作流程。立足“放管服”改革,编制权力清单,通过优化流程、压缩时限,34个审批和服务事项中33个实现了“不见面”审批,1个实现了“只见一次面”,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社会满意度大幅提升。

优化集成服务模式。深化“3550”改革,按照全国一流的标准打造不动产登记窗口,并通过增设“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窗口,把存量房交易的网备、合同、契税、转移登记、抵押登记合并办理,所有不动产登记业务全部3日内办结,抵押、查封、注销等80%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即时办结,立等可取。

主动担责破解企业办证难题。试点不动产登记容缺受理,印发了《服务工业企业、小微企业等相关工作的通知》,免收企业登记费用、开通“绿色通道”,企业申请不动产登记不排队、不叫号,直接到专区窗口一次性办结,赢得了企业赞誉。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对企业走访调查中,发现部分工业用地项目因多种原因,厂房已建成但建设手续不齐全,无法办理不动产证书,影响企业融资。针对该问题,局党组专门召开专题会议,主动担责,联合房管、住建等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妥善处理我县工业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意见》,截至目前,已相继为36家存在遗留问题的企业办理了不动产登记证书,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市、县电视台两次对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不动产登记高效为民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专题报道。

夯实自然资源基础工作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稳步推进“三调”工作。2018年,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正式启动,该局按照自然资源部和省、市“三调”工作相关部署,成立了第三次国土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丰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和《丰县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城镇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方案》,全面清查全县城镇、工矿、农村及开发区等各类用地状况,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详实的数据。

积极推进农村不动产权籍调查工作。选取丰县大沙河镇作为试点,镇总面积128平方公里,19个行政村,194个村民小组,约1.6万宗农宅,目前三维建模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入村入户调查工作,计划9月份完成试点工作。

大力推动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当日形成的档案当日完成数字化,建立了电子档案数据库,原土地登记数据库、房产登记数据库及不动产登记数据库“三库合一”,为提升不动产登记水平、效能奠定了基础。该局综合档案室获评江苏省“五星级”称号。

多措并举提升国土资源法治水平。编制年度依法行政工作计划,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普法宣传,定期组织依法行政培训,促进国土资源各项工作职能、权限、程序、责任规范化建设。严格执法监管,“慧眼守土”工程全面运行,首批70个高清视频监控点运行良好,大大提升了国土资源综合执法监管快速反应能力和执法监察效能。今年5月份,丰县再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评为江苏省“土地执法模范县”。

推进国土民生建设

增强群众获得感

全面深化“阳光征地”。依法及时规范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加大征地信息公开力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建立完善国土资源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引导通过法定途径解决信访请求,仅今年以来,该局共受理各类信访案件182件,接待来访7批19人次,12336微信平台6件,12345群众热线50件,全部及时办结。省厅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中涉及的12件信访积案全部化解,被省厅授予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切实履行社会职责。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百千万”走访帮扶、阳光扶贫工作部署,切实做好挂钩帮扶村的各项扶贫工作,共筹集专项帮扶资金30余万元,走访慰问特困家庭300余户/次,包挂帮扶的210余户贫困户,160余户已基本脱贫。

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完成了地质灾害防治标准“十有县”创建工作,举办了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提高了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完善了全县地质灾害应急联动机制。研究制定了丰县矿地融合实施意见,指导帮助丰县李堂煤矿完成了绿色矿业申报工作,组织赴金坛市调研学习,对该县师寨盐矿盐腔储气再利用工作进行了探索。争取省级补助资金 360余万元,开展了宋楼镇油页岩预查,取得了预期效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年初,在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系统机构改革工作会议上,县政协副主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任局长韩以振号召系统全体干部职工,站在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起点,全县系统要适应新形势,找准新定位,抢抓新机遇,拿出“会当击水三千里”的豪情,激扬“事事争先创一流”的斗志,振奋“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把好传统、好经验、好风气带到新机构,融入新事业,在新时代开创丰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征程中谱写新篇章,再创新辉煌,全力推动丰县自然资源事业实现良好开局,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本文配图由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2019-06-25 史 良 沙会堂 ——江苏省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5051.htm 1 在改革创新中求索奋进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