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视窗

旅游带动草原变身“绿富美”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将各种旅游资源串成线,探索出一条旗强民富之路

□ 王 靖 安路蒙

蓝天、白云、绿草地,巴林草原迎来一年中最美旅游季。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厚植生态底色,深挖文化底蕴,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将民族文化、乡土人情、自然风光等各种旅游资源串珠成线,探索出了一条旗强民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巴林右旗拥有1000多万亩的草牧场和林地,不仅自然风光秀美,文化底蕴也十分厚重,红山、蒙元、巴林石、格萨尔等文化交织共融,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为了让远道而来的游客熟悉蒙元历史和蒙古族风土人情,景区打造了大型室外历史剧《铁骑成吉思汗》,那达慕、男儿三艺、游牧、赛马等民俗在其中一一呈现,景区还建起了别致的马文化博物馆。刚进入6月中旬,阿敦塔拉草原旅游区已游人如织,来自南方、国外旅行团的订单已经排到了8月。

近年来,巴林右旗以“心灵牧场,豪爽巴林”为品牌,打造出了北部自然生态与辽文化旅游区、中部特色旅游城镇与民族文化旅游区、南部巴林草原风情旅游区等三大旅游片区,建设了多条旅游公路、自驾车营地、旅游公共厕所。旗委、政府按照政府主导、政策引领、企业带动、农牧民参与的方式,推动旅游向生态、环保、富民方向发展。

在阿敦塔拉草原旅游区,有150多位农牧民在此打工。来自和布特哈达嘎查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吉雅夫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彩虹滑游戏项目的管理者,妻子在旅游区门口卖票,去年两人在景区从5月忙到10月,收入了3万多元。

由于背靠翁根毛都沙漠旅游度假村,农牧民可以把土地流转给景区收取租费,在景区打工,还把自家养的草地绵羊卖给度假村餐厅。贫困户哈斯巴图夫妇2018年卖了3只羊,加上在景区工作赚的钱,当年就脱了贫。

2018年,巴林右旗共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5.36亿元,同比增长23%;全旗完成9.4万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全民义务植树20万株,同时退耕还林1万亩。

2019-06-20 近年来,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将各种旅游资源串成线,探索出一条旗强民富之路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4788.htm 1 旅游带动草原变身“绿富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