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观察

别看不起“小买卖”

□ 木 木

在“大羊为美”的审美氛围和审美习惯下,“小东西”往往很难引起人们的重视。

不过,这也难言好坏,许多时候,“小买卖”也能让人吃一惊。前两天,就有人在“朋友圈”里很诧异了一番:海天味业的市值居然超过了2700亿元,比一些高科技公司的市值都高出几百亿元!言外之意当然也清楚得很——一个“卖酱油”的居然也能卖出小3000亿元的市值来。

显然,“卖酱油”的小买卖,把有些人吓了一大跳。2014年2月11日上市,到上周五闭市,市值涨了4倍多,而且K线图还保持着一路昂扬奋进的势头,谁看了大约都吃惊。

说心里话,当年这只“酱油股”发行上市的时候,对51.25元的发行价和66.41元的首日收盘价,笔者也很不以为然了老半天。倒不是因了股民的身份对这样的股价“不习惯”,而是站在一个“资深”食客的角度,对“这瓶酱油”的前景不看好。因为,相较于开平的味事达和香港的李锦记(根子也在广东),佛山的海天酱油味道实在有点儿“寡淡”。

显然,笔者的感觉还是比较小众。这一点,“海天”5年来的业绩和股价走势已足可证明。一个看起来小得不能再小的买卖,因了消费基数的巨大规模,当然也就变得大起来。于是,小买卖就实现了向大买卖的转化。

任何一个小买卖要实现向大买卖的转化,无论是产品还是销售抑或是管理,肯定要有一些自己的“绝招”。有一件事让笔者触动比较大。朋友的小儿子最爱吃酱油拌饭。有一年,朋友带了儿子从加拿大回国游玩,笔者就拿酱油拌饭招待小朋友。没想到,准备的几种“好酱油”居然都不对小家伙的胃口,直到“请”来了“海天”,这才算过了关。所以说,许多时候,个体的感觉往往不具有“普适性”,如果抓死了这种感觉,搞投资也好,搞别的事情也罢,往往就有可能出问题。

一个“小买卖”,在人们不知不觉间,就把市值“悄悄”搞到将近3000亿元的规模,专心于主业恐怕是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哪怕是做酱油,哪怕每瓶酱油只赚一点点,只要把酱油做到人人都离不开的境界,也是一个足以傲人的大事业。类似的企业国内外有很多,比如可口可乐、老干妈之类。这些企业都牢牢把握住了这个关键品质。

其实,中国古人早就说过,“一招鲜,吃遍天”。只不过这个“秘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难在哪儿呢?难就难在许多人都禁不住“一步登天”的诱惑,很多人难免形成习惯——别管做什么事,都首先琢磨有没有捷径可走。立足在这个角度,许多小事,当然就很容易被忽视。

2019-06-18 木 木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4617.htm 1 别看不起“小买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