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企智库

企业对接 加速“一带一路”共建

央企民企外企在公路、铁路、油气、汽车等领域“一对一”对接洽谈,合作项目具有覆盖国别广、基础作用大、示范效应强、民生工程多的特点

□ 王文博 王 婧

在近日召开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对接大会上,来自共建“一带一路”的80多个国家的850余名工商界代表齐聚一堂,分行业、分时段组织了近千场次“一对一”对接洽谈,签署了一批产能与投资合作项目,覆盖基础设施、能源资源、产能合作等多个领域,这些项目具有覆盖国别广、基础作用大、示范效应强、民生工程多的特点。

搭建企业对接平台

作为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新亮点,首次亮相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对接大会由中国贸促会、全国工商联、国务院国资委共同主办,旨在为工商界搭建沟通交流、对接合作、项目签约、深化合作的平台。

新华社记者在大会现场了解到,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主力军,下一步,中外企业将聚焦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关键项目,着力推进公路、铁路、油气、汽车等领域合作,并通过组建联合体、合资公司、产业联盟和实施总分包等各种形式,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走实。从具体项目形式来看,目前,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正由单一项目合作向一揽子项目合作延伸,由企业分散布局向园区集聚布局转变,由单一国家合作向跨国走廊建设迈进。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数据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成绩斐然,中国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投资超过800亿美元,一大批互联互通项目成功落地,中国同沿线国家共建的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上缴东道国税收20多亿美元,为当地创造近30万个就业岗位。

共享合作发展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孕育着发展机遇,既是中国中央企业的机遇,也是世界各国企业的机遇。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央企业加快了自身国际化进程,带动了沿线国家经济增长,也为促进经济全球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今后中央企业将进一步契合当地发展需求,高标准高水平打造精品示范工程,努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模范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还将进一步拓展合作空间,鼓励中央企业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各类企业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组建联合体、合资公司、产业联盟和实施总分包等各种形式,在更深层次、更广领域开展交流合作。既可以在双方市场开展合作,也可以一起开发第三方市场。

“走出去”大有可为

央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上做好了铺垫,其他中小企业可以相继跟进。相信这些中小企业“走出去”可以大有可为。当然,某些央企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经验可以为中小企业提供借鉴。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表示,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销量,更要考虑会给当地带来怎样的价值。在他看来,长城汽车俄罗斯图拉工厂的建立,对于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俄罗斯将成为长城汽车在东欧市场发展的突破口;另一方面,对当地政府而言,长城汽车图拉工厂不仅可以拉动经济发展,增加税收,还可以增加就业。目前,长城汽车图拉工厂的俄籍员工已达700余人,未来工厂将为当地增加4000个就业岗位。数据显示,作为长城汽车最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长城汽车在俄罗斯的保有量已达12万辆。今年第一季度,哈弗品牌在俄罗斯销量同比增长了201%,是销量表现最好的中国汽车品牌。事实上,作为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中国汽车企业,长城汽车从1998年开始便实现了汽车产品的出口。如今,借助“一带一路”东风,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取得飞跃性发展,出口国家涵盖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智利、马来西亚、沙特、阿根廷等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

中小企业也在“一带一路”提质升级中努力拓展新空间。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高燕表示,接下来,贸促会将促进中外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参与,汇集工商力量,商量好、建设好、运营好重大项目。依托项目驱动合作,是各国工商界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经济合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2019-06-12 央企民企外企在公路、铁路、油气、汽车等领域“一对一”对接洽谈,合作项目具有覆盖国别广、基础作用大、示范效应强、民生工程多的特点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4333.htm 1 企业对接 加速“一带一路”共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