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

安徽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大科学中心将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 本报记者 华 铭 张海帝

记者近日了解到,安徽省合肥高新区将充分发挥科创资源优势,加快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等“四个一”创新主平台,推进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大科学中心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运行机制上深化交流合作,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加强科技创新前沿布局。立足服务国家重大科技发展战略,共同瞄准信息网络、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前沿科学方向,以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原始创新突破。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进一步对接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布局、协同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同推进设施建设和运行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形成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共同参与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和国际大科学计划。加快实施已部署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联合向国家科技部争取承担脑科学、量子通信、天地一体化、人工智能等一批科技创新2030重大专项。争取教育部支持相关高校建设若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基地。

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开展重点领域科技联合攻关。加强关键“卡脖子”领域联合攻关的专题合作,细化明确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通过整合两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科技资源,强化重大设施装置的共享开放,联合构建人才高地等系列举措,切实承担起国家科技创新重点攻关任务。

构建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平台。聚焦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国家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研发类功能型平台。共同探索建立开放共享的线上技术转移服务平台,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支持设立各类科技合作基金,促进跨区域的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等投资活动。

共同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共同探索建立企业需求联合发布机制,打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通道。建立统一的科技成果线上线下交易平台和专利信息资源库,促进科技成果跨区域转移转化与推广应用。联合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承接两地高水平科技成果。

共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落地的协同合作,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大力培育集成电路设计制造、高端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布局量子信息、精准医疗、人工智能、超导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

强化创新政策支撑

加强制度创新联动。进一步消除区域制度壁垒,在科学中心建设经验复制推广等方面进行探索。推动创新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促进科技项目库等信息资源互动共享。对接两地科技创新有关规划,在人才、土地等方面的配套政策上形成合力。

加强人才沟通交流。加强区域人才政策联动,探索建立一体化的人才评价认定和保障服务标准,促进区域人才流动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尝试建立科学中心管理机构人员双向交流制度,为两地科学中心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加强知识产权联合保护。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联合反应机制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相衔接的工作体系,共同加大对侵权行为查处力度。共同建设面向国际的知识产权交易服务平台,完善挂牌竞价、交易、结算等功能,探索知识产权资本化、证券化交易,推动知识产权跨境交易便利化。

加强科技金融创新合作。联合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支持科技攻关及成果转化,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投资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畅通各类科技金融政策,推动两地科技创新券通用通兑。

2019-06-04 华 铭 张海帝 安徽合肥与上海张江两大科学中心将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3946.htm 1 深度融入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