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学谦
泛在电力物联网是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与坚强智能电网协同并进、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具有智慧化、多元化、生态化特征的国家电网公司“第二张网”,是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产业生态。日前,“泛在电力物联网”概念已经成为当前能源行业最热的议题、媒体最关注的话题。
5月23日~24日,一场由北极星电力网组织的对泛在电力物联网生态产业建设深度探讨的盛会——“第一届中国泛在电力物联网研讨会”在京召开,130多家电力相关企事业单位齐聚会议现场,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为何提出这一概念?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与坚强智能电网建设有什么关系?泛在电力物联网如何建设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电网更安全可靠
国家电网为什么要提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并且将其摆在了和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同样重要的位置?对此,国网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全国电力系统管理及其信息交换标委会副主任辛耀中指出,“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唯一的目标就是要电网更安全可靠、更经济高效、更绿色环保、更实用友好。”
“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二者相辅相成、融合发展,形成强大的价值创造平台,共同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三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寇伟此前表示。
目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已经全面启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公布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未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将对内实现“数据一个源、电网一张图、业务一条线”“一网通办、全程透明”,对外广泛连接内外部、上下游资源和需求,打造能源互联网生态圈,适应社会形态、打造行业生态、培育新兴业态,支撑“三型两网”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建设。《大纲》显示,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架构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4个层次,涵盖对内业务、对外业务、数据共享、基础支撑、技术攻关和安全防护6个方面、11个重点方向。
“《大纲》提出11项重点工作内容的泛在电力物联网架构,其中7项都是在业务层面,不单单是技术角度来驱动,而是以业务角度来驱动。”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在会议中为大家指出了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国网信通产业集团信通埃森哲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咨询总监陈庆树认为,在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中,大数据应用的关键不是“大”和“数据”,其核心价值是将数据视作与人财物一样的企业核心资产,让资产创造价值。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曹军威认为:“未来我们能量管理平台不仅是一个底层的,更是一个用户接入紧密相关联的平台。从能源互联网的角度,平台理念应该透过人与人的连接,以能量流为基础,打通信息流和价值流。”
行业共赢发展
国网电商公司综合能源事业部的负责人胡泊认为,综合能源服务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发展是业务和数据的贯通,两者结合将形成跨专业的数据共享态势。泛在电力物联网最核心就是数据,数据的拼接、融合和应用,整个综合能源服务和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深度融合有利于产业链深度整合、共同发展。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宋锡强表示,“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泛在化’,从工业物联往下发展,再到以它为平台基础,推动的是一个能源领域,就是能源物联网应用,打造用户、电网、金融机构、制造企业的一个共赢的生态圈。”
物联网时代的终极产物就是生态品牌的建立。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是一项开放复杂、宏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构建创新生态。国家电网公司将通过技术攻关、项目研究、标准制定、资本合作,特别是在模式创新方面与全社会的创新力量进行合作。
记者了解到,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将集成海量数据,更为准确预测气候状况,掌握风电、光伏发电波动特性,提升精准调度、平衡供需、转储利用能力,推动破解新能源消纳难题。基于网络属性,发挥平台和枢纽作用,实现跨行业数据融合和挖掘增值,为上下游企业提供多样化、全方位数据服务,实现能源行业共赢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会议现场,专家们通过产业生态思维为与会嘉宾们详细分析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目的、目标及方向。通过从用电设备物联网监测、大数据技术在配用电网的应用、综合能源服务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融合、信息通信系统和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并围绕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新业态、为能源电力行业带来的改变、企业面临的机遇等主题展开了对话研讨。
可以预见,通过电网公司搭建枢纽、平台,将让更多市场主体参与到能源互联网的价值创造与分析中来,人们将更快地见到一个具备业务协同、统一物联管理、平台能力强大的能源互联网生态圈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