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黑龙江3年取得8万余项创新成果

创经济效益190多亿元

本报讯 记者袁小峰报道 记者近日从黑龙江省总工会获悉,近3年,黑龙江共创建全国、省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95家,各类职工创新团队共承担技术革新、科技攻关项目9.6万余项。一线职工取得各类创新成果8万余项,创经济效益190多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黑龙江优秀创新成果和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共有8名职工获得全国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优秀项目相关荣誉。其中,大兴安岭一线工人白伟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苑世剑荣获“第二十届中国专利金奖”。2018年,黑龙江5名高级技师分别获得第十四届“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创新工作室成为发挥劳模和工匠人才示范引领作用的有效载体,在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总工会号召全省广大职工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围绕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技术难题,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关键问题的解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019-05-14 袁小峰 创经济效益190多亿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2857.htm 1 黑龙江3年取得8万余项创新成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