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信之声

信用建设需关注个人信用信息权理论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除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博弈理论之外,还应该关注信用权理论。

所谓“信用权”又叫信用信息权或个人信用信息权,是指对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加工、使用、管理等权益的相关规定和制度安排。个人信用信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公开信息、二是非公开信息,前者包括姓名、工作单位、电话、家庭住址等,后者包括个人财产、家庭关系等。需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前者的边界在扩大,后者的范围在缩小,但个人信用信息中不包括隐私。

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社会的信用状况往往取决于社会公共道德的平均水平。因为道德水准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会反作用于社会关系,进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信用体系建设的意义就在于提高全社会道德的平均水准。

2019-05-10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2761.htm 1 信用建设需关注个人信用信息权理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