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现代城市

一座中都城 凤阳城市魂

□ 凤 宣

一座中都城,凤阳城市魂。明中都坐落在淮河南岸的安徽省凤阳县,明中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工艺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开创了一代新的制度。在大明中都,城有两个概念,阴城和阳城。阴城和阳城同聚在一个城市里面的,全国是唯一的。

朱元璋建中都城的前期,先建大明皇陵,初建之时占地面积24,000亩,现在仅存312亩。大明皇陵于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始建,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竣工,规模宏大,当时设有皇陵专司防卫,置陵户3342户,分为64社,进行日常的供祭、看守、洒扫等。虽然历史上遭受破坏,依然规模宏大,特别是257米长的神道,共有石像生32对,石像生数量之多、刻工之精美为历代皇陵之最。

阳城就是大明中都,规制庞大。南京、北京是明朝先后建都的地方,颇有帝都之韵,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十三陵,也是早为人知。但在明朝开国之初,太祖朱元璋曾经在自己的家乡安徽凤阳,营建过一个都城——明中都,该城洪武二年诏建,洪武八年罢建,营建历时约六年,罢建时已“功将完成”,城垣宫殿刚具规模,就迁都南京,以后逐年荒废,渐被遗忘。然而,明中都宫殿城垣的遗址至今依在,其规模制度并不亚于南北两京,有些地方还在两京之上,对于南北两京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参考价值。凤阳明中都遗址入围2018“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名单,成为安徽省唯一入选项目。

中都城作为明初规划和营建的第一座都城,其以三重城郭独树一帜,内为宫城、中为禁垣、外为郭城。中都城有380公顷,外城周长约30公里,中城7670米,内城3700米。以对称为基本特点,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宫殿分列。明《中都志》记载:“规制之盛,实冠天下”,其建设体现了《考工记》中古代都城建设的设想。其繁华侈丽,在规制与奢华程度方面都超过北京故宫。

东西有两个轴线,除了长安街以外,还有副轴线云霁街,位于钟楼鼓楼之间。云霁街在明中都的建造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是中都的副轴线,与中轴线垂直交叉成十字形。“在国内现存的古都中,不论是西安、北京还是南京,都城只有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只有在凤阳的明中都,才有一主一副两条轴线,这种建筑构造是独一无二的。”

除此之外,凤阳还有一个城,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有历史文化的府城——凤阳府所在地。1374年(洪武七年),朱元璋以中都所在的凤凰山之阳为名设立凤阳府,凤阳府从此诞生,但明朝却只有明中都城而没有凤阳府城。直至1755年(乾隆二十年)2月,凤阳府城选定了明中都外城东南地区进行了建设,这个府城周长3936米,比宫城还多256米。府城以前北有靖淮门,东有镇濠门,南有吉庆门,西北有九华门,西南有文治门。清朝期间一直保持了凤阳府的建制,直到辛亥革命后,取消府的建制。清朝保留凤阳府,以及乾隆、康熙题字的“治隆唐宋”,都显示出后朝主政者对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尊崇和赞誉。

2019-05-09 凤 宣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2714.htm 1 一座中都城 凤阳城市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