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虞永平
大力发展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学前教育是党和政府对发展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是一个必须坚持的方向,与追求优质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普惠性学前教育意味着学前教育可获得、可支付、就近便利和高质量。这几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的。因此,普惠性学前教育具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综合特征,是中国特色发展学前教育的必由之路。
首先,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能进一步缓解或逐步消除“入园难”问题。办好每一所小区配套普惠性幼儿园,让优质幼儿园走进小区是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期盼,也能切实体现学前教育的公平,还是提升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举措。让小区配套园规划、建设、移交和使用到位,并回归普惠,是解决“入园难”问题的关键举措。
其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能进一步解决“入园贵”问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都能得到政府的支持,都是建立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考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付水平,确定政府与家庭的不同分担比例。其成本不是以硬件奢华为基础的,而是硬件和软件双达标,并追求高质量和有质量的教育,是面向大多数群众的,可承受、可支付。
再次,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能不断提升教育质量。近十年来,各地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大对普惠性幼儿园的支持和管理,除了经费的投入,还加强了专业指导和培训,协助普惠性民办园与公办园建立帮扶关系以提高教育质量。
最后,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扩大和质量的维护关键在政府。幼儿园教育质量不能只看收费,不能只听宣传,要真正关注儿童的发展,关注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落实的程度。家长与办园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终将改变,家长要求政府公示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时代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