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 烨 赫胜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脱贫结果必须真实,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绝不搞花拳绣腿,绝不摆花架子。
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广西田东县紧抓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契机,探索实施领导带动、制度带动、典型带动,突出高位推进,下绣花功夫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取得了生态环境好、产业发展好、基础设施好、创新方式好、干部状态好、脱贫成效好的“六好”局面。
主要做法
突出高位推进,发挥头雁效应。成立脱贫攻坚战指挥部,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根据“两不愁三保障”要求,设立了12个专责小组,出台《田东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挂点任务最重的乡镇。扎实开展“四访”活动,开展公开大接访11次,接访、重点约访、带案下访3143人次。实行指标单位主要负责人全脱产专抓扶贫制度、“工作日志”制度、每日早会制度、深化“红黑榜”点名道姓通报制度四项重要制度。
深化开展排查,不留问题死角。围绕全县扶贫领域六大方面28个具体作风问题,逐条逐项认真查摆,制定措施全面整改自查发现的共性问题。成立6个暗访督查专责小组,每月组织开展1次以上督查暗访,共开展专责暗访9次。成立扶贫资金专责监督小组,对2016年以来扶贫资金的预算、招投标、审批、使用、报账、挪用或违规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针对各项指标进行“地毯式”排查,开展百日攻坚大督查活动,表彰工作业绩突出的先进单位。
创新工作机制,切实落实责任。探索“一票赞成”,对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和年度中心工作取得重大突出、重大成效等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在不违反“一票否决”事项的基础上,进行“一票赞成”认定,发挥了强烈的正向激励作用。实行“联建同责”,开展帮扶联系单位、乡镇党委、村级党组织三方联合创建廉洁村级党组织。改进考评机制,对脱贫摘帽十个指标进一步细化成29个细项量化考评内容,每月开展一次乡镇“争比进位”活动,形成横比纵比,倒逼作风转变,激发干事活力。
强化奖惩并举,促进干部作为。整合县纪委监委机关、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组力量,“捆绑式”开展执纪监督、执纪审查,重点整治党员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弄虚作假、失职失责和慵、懒、散、怠、慢、推等突出问题。同时大力推进干部能上能下,让一批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走上新工作岗位,2018年共推荐“上”的干部136名,推荐“下”的干部22名,转化运用46人,村“两委”换届能上能下比例达47.6%。
取得成效
通过扎实开展作风建设工作,使敢担当、善作为在全体党员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全体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上狠下绣花功夫,实现脱贫攻坚“六好”局面。
生态环境好,彰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田东县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理念,营造美好田东,古榕江、田东湿地公园等重点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大气、水、土壤污专项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深入,截至2018年11月份,空气优良天数达316天,优良率96%,龙须河、右江河等重点河流水质达到Ⅱ类或Ⅲ类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绿水、青山、白房交相辉映,涌现出平马镇合恒村、祥周镇睦群村、林逢镇林驮村等10余个典型绿色生态村屯。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1.64%,镇区绿地率30.9%,绿化覆盖率35.88%,人均公园绿地8.03平方米/人。
产业发展好,夯实脱贫攻坚物质基础。2018年全县芒果种植32.8万亩,产量达21.36万吨,产值12.01亿元,相比2015年分别增长39.16%、56.14%、40.96%;蔬菜、优质水稻、糖料蔗、油茶种植,以及生猪、牛、鸡养殖,均比2015年有了跨越式增长。2018年1月~10月,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7.2%,比上年同期提高39.4个百分点。2018年接待旅游总人数322.42万人次,比2015年增长70.6%,旅游总消费达到34.44亿元,比2015年增长122.7%。2018年全县电商线上销售仅芒果一项就达2亿元,相比3年前增长10多倍;产业加快发展不仅带动全县37万农业人口脱贫,也为之后的致富奔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础设施好,为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在生活方面,全县89,741户农户安全住房达标率为99.25%,其中易地搬迁3672户,搬迁入住率100%;全县1440个自然屯已100%通水,并且达到安全用水标准;所有农户均接通生活用电,通电率达100%;全部行政村都有办公场所、宣传栏、篮球场、文化室(农家书屋)或戏台,村委或村中心学校所在地均通有网络宽带。在生产方面,全县161个建制村全部通水泥路,在广西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路,行政村通村硬化率100%,2017年~2018年,县政府又通过整合财政涉农资金投入1.52亿元,专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交通基础设施通畅水平。
创新方式好,形成切实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机制。田东县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精神,紧密结合田东县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创新精神不断开辟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新路径、新方式。其一,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慢作为、不作为”现象,田东县打破干部绩效考评程序,创造性实行“一票赞成”,让工作做出重大突破的“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其二,为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户,田东县将在册贫困户精准识别为ABC三类,针对性匹配低保补助等差别化优惠政策。
干部状态好,磨炼出一支战斗力强的骨干队伍。全县干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党政主要领导坚持亲自抓扶贫,遍访全县53个贫困村,每年入户走访贫困户200户以上,县四家班子领导“5+2”“白+黑”开展扶贫工作成为常态,全体扶贫干部积极下村入户,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脚泥”,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例如,县扶贫办主任刘德磊工作任劳任怨,主动放弃节假日,全身心投入工作,帮扶贫困户张天硬的孩子考上百色卫校,他亲自驾车送孩子到学校报到,还资助1000元。如刘德磊一样的扶贫干部在田东县还有很多,他们扎实肯干、积极作为,绘就了田东扶贫工作的动人画面。
脱贫效果好,“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基本达成。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52%,其中贫困人口100%参保。贫困人口住院报销比例已达91.41%;全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65%,没有出现一例因贫辍学。在调查中,脱贫人口错评率、贫困人口漏评率均为0;贫困户对精准帮扶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去年10月举行的2018年扶贫日系列论坛——国家减贫与发展论坛易地扶贫搬迁平行论坛大会在北京召开,田东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得到充分肯定并在会上作主旨发言,脱贫经验以及作风建设成效获得国务院扶贫办高度肯定。
经验启示
必须坚持思想认识对标对表,时刻保持正确方向。要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必须始终紧紧拧牢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脱贫攻坚各项方针政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强作风建设重要批示精神,主动对照中央对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提出的各项要求专题研究部署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相关工作。
必须坚持全县工作齐头并进,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要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必须以脱贫攻坚统揽工作全局,以脱贫攻坚为统领,开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局面。
必须坚持聚焦忠诚干净担当,以过硬作风保障攻坚克难。在长期的脱贫攻坚工作进程中,必须以优良的干部队伍作风为保障,啃脱贫攻坚硬骨头更加离不开过硬的作风建设。
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因时制宜,不断推进工作创新。基层情况错综复杂,不同乡镇甚至不同村屯面临的具体矛盾、问题和困难都存在差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这就要求大家在秉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灵活开展工作,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看作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刻把人民福祉揣在心上。
(作者系国家发改委挂职扶贫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