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岸起风景,山水最重庆,让风景成为生活,让生活成为风景……”前不久,一首名为《南岸起风景》的歌曲火爆网络。歌词里包含了重庆市南岸区拥有的全国知名网红景点南滨路、南山一棵树、长江索道、广阳岛等。而作为快速蹿红的旅游打卡目的地,南岸区准备好了吗?
“守护好大自然赋予南岸的这片好山好水,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3月10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重庆代表团举行的第五场记者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南岸区委书记郑向东表示,南岸区将继续围绕“望山、理水、留空、融合、宜人”思路,充分利用两山绵延、江河环布的资源禀赋,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让建筑布局、风貌、色彩和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和谐共生,展现依山傍水、城林交融的城市个性,让群众开门见山、推窗见绿、四季见花,凸显“半城山水半城绿”的独特景致,努力实现“南岸起风景”。
“南岸区地处大都市区,生态环境更敏感、更脆弱、更宝贵,也更容易被感知、更让市民向往。为此,我们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突出规划与自然相生共融。”郑向东说,南岸区将强化“上游意识”、担起“上游责任”、体现“上游水平”,力建“生产、生活、生态”最优空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品质城市。
据郑向东介绍,为打造城市最靓风景线,南岸区将聚焦长江、南山、迎龙湖等重点区域,系统修复、综合治理。高水平编制《水秀南岸起风景》规划,全面梳理水系资源,推动水、城、景高度融合;深入推进“河长制”,依法取缔长江沿线餐饮船舶12艘,启动沿江排水口整治,开展“两江四岸”消落区整治;建成南滨路25公里滨江亲水带。
“我们始终精心守护南山生态屏障。”郑向东说,南岸区全面启动了南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完成闭矿区生态修复11.9公顷,拆除违法建筑34.6万平方米,关停取缔“小散乱污”企业29户;高品质规划南山城市山地公园,致力打造“看见重庆、自在南山”的城市最美观景台;以乡村生态振兴联动农旅融合发展,建成364公顷、主城最大的迎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着力打造集湿地保护、环境调节、休憩观光为一体的大都市区生态旅游新坐标。
据郑向东介绍,目前,南岸区生态治理的红利逐步释放,全区主要生态指标持续向好。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创历史新高,群众普遍感觉环境变得山清水秀、城市变得文明有序。
面对转型升级带来的压力,南岸区努力构建“大生态、大数据、大健康”现代产业体系,走深走实“两化路”。郑向东介绍说,在大生态产业方面,以环保、文旅为基础,统筹推进国家全域旅游先行区建设,旅游收入增长38.2%,环保产业蓄势待发,产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在大数据产业方面,以智能产业为基础,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被写入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全市战略,产业规模超过800亿元;在大健康产业方面,以生物医药为基础,大力推进重庆市大健康集聚示范区建设,积极构建集高层次研发机构人员、高水平代工厂、高效率流通营销渠道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产业规模超过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