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专版

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

写在前面 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一直高度重视、寄予厚望。2014年底视察江苏时,总书记提出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要求。2017年视察徐州时,总书记对发展壮大实体经济、抓好自主创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徐州市作为江苏的三大都市圈之一、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一直认真地把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党的十九大精神联系起来一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徐州市也正按照省委书记娄勤俭对徐州要求的那样做:牢记总书记嘱托,拿出过硬成果!

□ 汪国强 孙文军 吕 浩

今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江苏省徐州市就召开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动员会,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出动员和部署,并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一直开到乡镇、街道。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表示,这就是要表明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重抓营商环境的坚定决心和必胜信心。

保持定力和恒心,作为战略性举措常抓不懈

周铁根说,去年以来,徐州市委、市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增强徐州核心竞争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改善政治生态和人文环境的战略性举措,深入研究部署,强力跟踪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营商环境建设扎实推进,取得初步成效。

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目标任务和责任体系。对照国际标准全力打造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运营成本最低、政府服务最优、创新创业活力最强的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制定实施“1+4”系列文件,系统打造政务服务、投资开放、要素供给、创新创业、诚信法治、人文生态“六大环境”,以3年为周期压茬推进“建设年”“提升年”“深化年”活动,突出抓好“八大专项行动”“五查五整治”和“企业服务月”活动等牵引性工作,从目标设定到任务安排、工作抓手,再到责任分工和督查考核,形成了体系化的工作链条,初步构建起营商环境建设的“四梁八柱”。

营造了全市上下合力抓营商环境建设的良好氛围。徐州市委、市政府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抓在手上,围绕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包挂服务重大项目、搭建政企直通车、表彰奖励优秀企业家等,拿出更多真金白银和硬招实招,强化了鲜明的重商、亲商、安商、富商导向。各级党政组织积极跟进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及时组建专门机构、制定工作方案、优化服务举措、强化责任落实,一些地区和部门刀刃向内、自我革命,涌现出一批优秀营商服务品牌,在营商环境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和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的痛点堵点,扎实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五查五整治”共自查和征询各类问题2900多个,目前已解决近2100个、解决率近70%。“企业服务月”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具体问题182个,149个历史遗留的“老大难”问题已责成相关部门协调解决。

推动了整体营商环境较过去有新的改进和提升。“六大环境”建设全面推进,徐州市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获得多个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广泛报道,在省内外产生积极影响。可以说,通过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带动了城市竞争力的加强,带动了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带动了政治生态和人文环境的优化。无论是外地来徐投资企业,还是徐州本地企业家和群众,都反映徐州的营商环境较过去有了新的改善,对徐州的发展潜力和前景充分看好、充满信心。

“我们要进一步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增强常抓常新的韧劲,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不断巩固提升、深化拓展,推动营商环境每年都有新改善,为徐州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周铁根说。

对标评价体系、最高水平,着力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

在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中,徐州市明确了“五个最”的全国一流目标。周铁根表示,能不能达到全国一流,是不是“五个最”,不能自说自话,而要对照新制定的全国统一评价体系,放到全国先进城市行列中来对比,交给企业和群众来评价。徐州锚定全国一流目标,以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为核心,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对标提升,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对标国家评价体系提升精准创建水平。深入研究国家评价体系,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三个维度,全面对接国家评价体系23个一级指标、106个二级指标,抓紧建立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并分解到各相关责任部门,逐条逐项抓好对标优化和推进落实,使营商环境建设横向可比较、纵向有提升。

对标国内先进城市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营商环境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提高站位、开阔视野,瞄准全国先进城市的最高水平来提升标杆、追求卓越。去年国家开展试评价的22个城市,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对先进城市采取的行之有效措施,充分学习借鉴,在徐州创新集成、应用推广,实现营商环境建设的后发赶超。

对标企业和群众关切提升解决问题成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企业和群众满意度作为营商环境的最终衡量标准,聚焦企业投资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堵点痛点难点,群众办事办证中遇到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切实加大解决问题的力度,有效回应企业和群众的关切。

坚持直面问题、解决问题,聚焦服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

只有真心实意帮助解决问题,企业和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营商环境才能让人满意。周铁根强调,今年是徐州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营商环境提升年”和“服务企业年”,要把这“两个年”活动充分衔接起来、内在统一起来,进一步扩大“五查五整治”的覆盖面,推动“八大专项行动”向深层次延展,聚力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项目建设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的土壤,使一流营商环境成为徐州的核心竞争力。

全面建立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确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把联系服务企业作为各级党委、政府的经常性工作,全面建立市、县、镇三级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组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企业了解诉求、精准搞好服务。加快完善政企直通车制度,创新实施服务企业“最少跑一次”活动,实现对辖区内企业包挂联系全覆盖,每年至少上门服务一次。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包”制度,搞清楚重点企业发展诉求,既提供普惠性的政策集成,又聚焦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需要政府协调解决的问题,依规按政策量身定制个性化政策和解决方案,“一企一策”助力重点企业发展。坚持营商环境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难题,针对共性问题优化制度设计,形成系统性解决方案。需要强调的是,组织开展大规模的联系服务企业,不能给企业额外增加负担,必须牢固树立“店小二”的服务理念,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

加快疏解企业办事堵点痛点。徐州市“放管服”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但审批慢、环节多、办事难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根据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市营商办排出了今年营商环境建设堵点痛点整治清单,主要包括推行“一窗受理”、实现建设项目“三测合一”、数字化多图联审全覆盖、建立中介服务“超市”、全面推行“区域评估”制度、加快“证照通办”改革等10个方面的问题。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作为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举措,加快疏解堵点痛点,最大限度惠企便民。要巩固扩大“不见面审批(服务)”“3550”“互联网+政务服务”等改革成果,完善“放管服”改革标准体系,倒逼审批减事项、减环节、减证明、减材料,全面推行“网上办、集中办、马上办、一窗办、联合办、就近办”,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在市场监管领域全覆盖、常态化,做到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精准回应企业关心关切。目前,企业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成本高负担重、融资难融资贵、环境治理等问题反映较为集中,要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积极帮助寻对策、找出路、破难题。在政策落实上,要提高政策知晓度和执行力,加强对涉企政策的统一发布和宣传解读,下大气力推动政策落地、落细、落实,保证执行政策不截留、不走样,让企业能够真正享受到这些政策,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降成本上,要认真抓好各项减税和降低社保费率政策落实,全面清理规范涉企收费,清理整治“红顶中介”,在法定的收费项目以外实现“零收费”,保证涉企收费只减不增、能减尽减。

着力构建解决问题的平台和机制。在走访调研中,有不少企业反映信息不对称、政策碎片化、相关部门答复口径不一致,有问题不知道该向谁问、找谁解决。针对这一现象,周铁根说,今年要依托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加强涉企服务部门力量整合与政策集成,设立综合性企业服务中心,归口管理涉企政策宣传,统一受理企业咨询求助、投诉举报和维权,打造政府服务企业的“110”,帮企业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深入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企业和群众是“出卷人”,各级机关和广大干部是“答卷人”,要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很多企业反映,当前不作为、乱作为的现象少了,慢作为、假作为的问题出来了,门好进了、脸好看了,但事情办得还不是那么爽快。要继续把机关作风效能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集中整治,着力解决不敢担当、推诿扯皮、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等问题,推动机关部门服务提速增效。要按照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要求,由市纪委监委牵头,制定政商交往“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划清“安全区”,鼓励干部大胆服务企业、与企业家正常交往。要加强诚信政府建设,积极解决建设项目遗留问题,特别对企业的承诺一定要兑现、“新官一定要理旧账”。

强化压力传导、过程控制,提高工作精细化水平和成效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一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今年徐州市委、市政府专门调整加强了市营商办组织领导机构,对相关工作进行统筹谋划、实施推进、精准督查和精细考评,形成上下衔接、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合力。二要严督重查,树立导向。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今年要继续加大督查问责工作力度,对推进营商工作不力、破坏营商环境建设的行为要敢于亮剑,坚决查处,形成威慑。三要宣传引导,营造氛围。精心培育彰显徐州特色的营商环境金字招牌,全面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效能,更好展示徐州营商环境建设实际成效。

周铁根说,营商环境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持‘三主’总体工作思路不动摇,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力度,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定信心、攻坚克难、担当实干、久久为功,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充分激发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的活力动力能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19-03-14 汪国强 孙文军 吕 浩 ——访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463.htm 1 坚决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