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德法
江苏省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表对标世界银行和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按照2019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动员会要求,为打造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作用,徐州市市场监管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把管理当作服务来做的新理念,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把管理寓于服务中,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办事效率
着力营造便捷高效的准入环境
创新市场主体准入机制。以“线下跑一趟、线上不见面”为目标,加快推进“不见面审批”,实现“一次提交材料、一网信息共享、承诺限时办结、反馈办件信息”的涉企事项全程网上办理,做到市场监管环节企业注册登记由3个工作日压缩到1.5个工作日。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对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分类管理,让更多的市场主体持照即可经营。进一步拓展“多证合一”改革的广度和深度,将更多涉企证照整合到营业执照上。
创新登记“六合一”机制。通过网上智能引导系统,将企业设立“咨询、核名、受理、审查、核准、发照”六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环节,实现申请人一次申请,登记机关一次性审核通过的目标。
创新食品经营便利化机制。对新申请预包装食品销售的市场主体,试点推行“告知承诺制”;在全市全面推广“食品经营证照联办”;取消食品经营许可证“日常监督管理人员”项。
创新检验检测效能化机制。围绕服务企业产品检验、新产品开放、科研创新,进一步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开辟企业纺织品检测“绿色通道”,“随到随检”“随约随检”,最大限度满足企业需求。
创新生产许可优化管理机制。做好4类下放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工作的承接,取消发证机关组织的发证前产品检验,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办证效率。
创新计量器具强制检定机制。充分运用信息化技术,不断优化企业送检流程,持续提升检验检测服务质量。对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取消书面备案审批程序,自行在线办理强制检定器具预约申请,实时查看受理结果。
创新企业快速退出机制。推行“简易注销+快速退出”制度,积极破解准入容易、退出难的问题。对未开业、无债权债务、未办理过涉税事宜的企业,由企业对上述事项作出诚信承诺,实行简易注销登记程序。
强化减负降本
着力营造提质增效的发展环境
开展服务企业减费让利行动。深入挖掘向企业减费让利潜力,坚决杜绝越权违规收费行为。对水表、燃气表、电能表等60项117种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停征收费。建立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实行检验费鉴定费减免、缓交制度,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
开展食品服务监管提升行动。深入开展“餐饮示范创建”“你点我检”等为民办实事活动。坚持“提前介入、主动对接、跟踪服务、严格把关”原则,统一示范建设标准,为餐饮单位建设、改造、管理等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引导学校食堂、大型和连锁餐饮企业等实施“五常”、6D等先进管理模式,推进“明厨亮灶”建设,全面提高餐饮业食品安全水平。
开展药品服务监管提升行动。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正本清源”质量大检查,进一步规范关联企业的经营秩序。定期发布食品药品消费警示,及时高效化解苗头性、系统性风险。
开展特种设备服务监管提升行动。建立特种设备“精准对接精准服务”机制,坚持“育新、抓大、扶小”理念,实行分类支持服务和安全监管。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宣传和专业人才培养,推行规范化管理,努力实现由特种设备装备制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
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服务监管提升行动。围绕安全指标,加大对民生和环保密切相关的产品强化监督抽查力度;开展“首席质量官”“卓越绩效自评师”培训,提高质量人才队伍;开展质量公众满意度测评、服务业顾客质量满意度测评活动。
开展食盐服务监管提升行动。强化食盐生产、流通、使用各环节监管,组织食盐流通秩序、食盐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区域性食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食品加工用盐行业检查,确保食盐质量安全可追溯。加强示范引领,开展“食盐放心消费示范农贸市场”创建活动,努力构建流通秩序稳定、质量安全可控的食盐经营秩序。
开展“标准化+”专项服务行动。深化标准化综合改革力度,以“标准化+”为载体,加快推进国家级用电安全服务和省级基层养老服务等标准化试点建设;鼓励引导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活动,申报筹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工作组织,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力。
强化监管规范
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树立把管理当作服务来做的新理念。坚持依法、科学、包容、审慎监管,对没有触及法律红线、安全底线的违规行为,以教育规范为主、处罚为辅,对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利益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加大依法查处力度,为企业安心放心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营造良好环境。
建立高效执法新机制。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事项全覆盖,全年开展双随机抽查比例不低于企业总数的5%,实现“一次上门,全面体检”,切实减少随意检查、重复检查、交叉检查的行为,不断提高综合执法能力。
推进市场秩序新规范。围绕保护民生和规范市场秩序,开展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的治理,加大对乱收费、价格欺诈、虚假宣传、传销、违规直销、侵犯知识产权等侵害人民群众和企业利益违法行为的坚决依法查处力度,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打造淮海经济区检验检测服务新高地。建成国家工程机械质检中心和江苏省特种机器人质检中心,为徐州乃至全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提供质量检测标准研制、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等技术支撑,助推“徐州市检验检测和认证科技园”建设,助力全市领军企业提升科技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
强化品牌升级
着力营造秩序优良的信用环境
实施品牌转型升级计划。服务企业提升商标创立、管理、运用和保护能力,加快推进品牌强市建设,推动全市商标扩数量、提质量、增加含金量。实施商标品牌建设“四大服务项目”,即“增标服务项目”、扩大商标注册总量,“升标服务项目”、促进商标提档升级,“品牌国际化服务项目”、推动徐州商标走向世界,“贯标服务项目”、提高商标规范使用能力。
实施商标集群发展计划。以全市特色产业集群基地为依托,开展商标品牌战略指导服务,支持组建专业行业协会,落实品牌培育基地商标发展贷款融资等扶持政策,加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把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建成商标品牌战略实施的集中区,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知名度的商标品牌区域集群。
实施专利引航计划。建立知识产权大数据共享平台,引导民营企业强化专利信息利用,明晰产业技术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态势,有效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规避研发风险。
实施信用建设计划。引导培育企业争创市级、省级、国家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指导重点工业企业争创省质量信用AA及以上等级;推进质量认可和信用评价工作,加强对检验检测机构的服务、监管和信用评价;开展放心消费创建活动,加大价格诚信单位、诚信经营街区建设;积极构建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的信用约束格局。
实施助企融资计划。针对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在全国率先推出动产抵押登记互联网服务项目,实现足不出户即可办理动产抵押等业务,完善以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和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三押一推”服务举措,为企业融资提供优质服务。
强化服务优先
着力营造亲清高效的投资环境
优化服务理念。牢固树立把管理当作服务来做的新理念,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发展,把管理寓于服务中。开展服务窗口、岗位、人员“三个金牌”创建活动,增强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意识,着力打造服务优质、作风优良、环境优美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一支讲政治、讲大局、讲规矩,有担当、有作为、有能力、有情怀、有价值、有梦想的新时代徐州市场监管队伍。
优化服务机制。率先实行涉企“证照通办”改革,整合市场监管服务窗口,实行“一窗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协同推进涉企证照由市场监管部门通办改革,打造“一次提交、同步办理、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企业开办流程。围绕解决企业发展难题,推行“一企一策”“一事一议”菜单式服务,建立落实“一个企业、一位领导、一组人员、一揽子服务”工作推进机制。
优化服务方式。紧扣企业全生命周期这一维度,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完善企业活跃度指数模型,利用大数据分析,科学研判企业“量”的增长和“质”的发展情况,通过对注册资本规模、类型、行业、产业、成立时限等多维度进行分析,用数据考量企业的生存状况,动态反映经济运行状态,定期发布《徐州市企业活跃度分析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和企业在治理、决策、风险管控方面提供更准确的参考。
优化服务平台。以方便群众维权为目标,对原工商12315、质检12365、食药监12331、物价12358、知识产权12330各投诉举报电话平台统一整合到12315投诉平台,实现一个平台集中受理、统一分流、快速处置,切实提高消费者维权效能。以共建共享共用为基础,建立市场监管大数据库,加强数据关联、对比、分析,为徐州市委、市政府决策和市场主体投资发展提供具有前瞻性、科学性、针对性的数据信息服务。
(作者系徐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