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山西忻州市以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护治理试点为契机,脱贫攻坚工作在整村搬迁基础上实施整沟治理。”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忻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朱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忻州是贫困地区,地处黄土高坡东缘,境内山大沟深,土地贫瘠。80%的县在山区,80%的土地在山区,90%的贫困人口在山区,没有山区振兴就没有乡村振兴。
朱晓东认为,有山就有沟。山区振兴必须走差异化、绿色发展之路,要从整沟治理入手,综合施策,系统治理,破题山区振兴。
目前,忻州市按照“一沟一业、一沟一品、一沟一项、一沟一策,因沟而异,因沟制宜,因沟施策”,完成宅基地复垦10,766亩,生态修复33,880亩。“治理区生态明显好转,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朱晓东说。
朱晓东表示,忻州将继续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制度等改革、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主体,激活金融资本、工商资本和要素资本,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治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路子。
朱晓东提出,目前沟域保护与管理多停留在水土保持层面,已有的规划衔接不够紧密,不少沟域缺乏系统的规划指导。
对此,朱晓东建议,从国家层面将黄土高原沟壑区整沟治理纳入主体规划,统一布局,与乡村振兴规划、村庄布局规划相衔接,与全域生态治理、村庄综合治理相同步,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
他还建议,针对各地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精准选择治理区域,建设整沟治理试点示范区。加大在基础建设、项目布局、产业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力度,加大整沟治理的资金支持力度,打造差异经营、互动发展的乡村经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