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因地制宜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厕所革命”、垃圾污水治理,建设美丽乡村。全国人大代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赵立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农村厕所革命关系到亿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是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今年春节前夕,赵立欣和同事们就农村“厕所革命”深入农村调研,走访了16个省的46个市、52个村的520家农户,涵盖了东部和中西部的城市近郊、农村集中居住区、分散居住区以及偏远山区。
赵立欣将调研结果带到会上。她说,“近年来,我国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卫生厕所缺乏的状况有所缓解,相关疾病得到了一定控制,但我国农村改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赵立欣在调研中发现,农村许多房子建得非常漂亮,但是对厕所的改造并不重视,认为厕所本来就脏,改不改无所谓。一些农民因习惯问题难以改变,嫌麻烦怕花钱,自己不愿意改。还有一些已经改厕的农户,对厕所运行维护之事缺乏了解,用一段时间后觉得不方便,停用了。
“改厕,首先要有适宜的技术,目前改厕采用较多的是脚踏式水冲厕所,一些农户反应,这种方式的水量较小,需要反复踩3次~4次才能冲干净,浪费水。”赵立欣说。
如何有效解决粪污处理,也是农村改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赵立欣建议,相关部委应加大科技支撑,提出适宜不同地区的农村厕所改造技术,尽快制定标准,研发出符合国情的厕所粪污与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畜禽粪污的统筹协同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