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杨林花,有着36年临床工作经验,是一名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7年来一直关注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亲身感受了医改给医药、医院、医生和病人带来的变化。
杨林花说:“有一名22岁的异地医保病人,诊断为重型再障合并脑出血,住院105天,一共花费了248,243元,但是他在住院期间个人支付是0元。根据贫困户建档立卡规定,一个人一年只交起付金6000元,其他费用一律由基本医保、大病医保、补充医保共同支付。对于一个重病患者,20多万元就是一个天文数,他的家属曾经多次要放弃治疗,正是国家医保政策给了病人和家属一个很大的实惠,最终病人治愈出院。这就是国家医改政策带给老百姓最大的红包和红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山西省卫生健康系统以“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牵动整体医改工作,扎实推进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五项制度”建设。其中,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在国家组织的评价考核中成绩优异,获中央财政奖励补助771万元,山西医改工作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现在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优质的医、防、康、养、护等全方位一条龙的健康服务,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杨林花如是说。
杨林花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国乡村医生约有120万人,年龄大于60岁的占到60%~70%,这些人退休以后出现很多医位空缺。她认为,乡村医生是医疗工作的一线医生,是实现健康中国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杨林花建议,高度关注人才培养,特别要重视乡村医生的培养和队伍建设,通过各种方式为乡村医生提供学习机会,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同时,提高乡村医生的待遇和地位,让乡村医生没有后顾之忧,稳定在岗的乡村医生队伍,为实现脱贫攻坚目标,确保“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提高脱贫质量,做到脱真贫、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