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视野

做好污水处理“命题文章”

——湖北应城市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侧记

□ 本报记者 左耀宏

□ 冯 浩

3月7日,记者在湖北省应城市郎君镇污水处理厂总控室的电子显示屏上看到,污水处理的每道工序一目了然,每项设备运行状况一清二楚。室外出水口处,处理后的中水干净、透明,汩汩流向需要它们的地方。

“以前,生活污水都是通过明渠或暗渠排放,还经常漫到道路上,给居民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扰。”应城市城乡建设局局长喻世宽介绍说,类似这样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在应城市有11座。目前这些新建、扩建的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进入试运行阶段,今年6月将实现稳定运行、达标排放,比省级要求提前6个月。

2017年,应城市成立以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由20余个单位相关负责人构成的工作专班。各乡镇也成立工作专班,并抽调专员跟随施工队一线协调指挥、一线跟踪督办,做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协调,确保问题不过夜。决策部门和一个个专业单位,形成了上下齐心、条块结合的“大兵团”作战格局。

乡镇污水治理项目,难在管网建设,最难的是支户管建设。应城市乡镇地形复杂,房屋朝向各异,高低错落不一,支户管走向线路难以确定;同时,排水现状复杂,存在一定比例的旱厕,污水收集难度大。加上各村居户流动性大,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常年无人居住,协调工作量大,支户管建设难度翻倍。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应城市组织项目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乡镇,经过充分调查,结合乡镇特征,因地制宜,制定支户管建设方案,充分调动乡镇、社区队伍力量,加快支户管建设进度。

与厕所革命相结合,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相结合,入户管网建设不仅改善了环境,更连通了民心。截至今年2月底,应城市超过7000户乡镇居民完成管网入户,剩余17,000户将在6月前完成。

如今,“污水靠蒸发”的景象在郎君镇桥西湾一去不返。村民邱国华说,污水处理厂运行后,彻底改变了湾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的状况,生活环境大大改善,爱护环境已成为村民的共识。

绿色发展,从曾经的选择题变为眼下的必答题。此时行动力的强弱,实际上考验的是每一个城市对环保问题的重视度。污水处理也是任何城市都回避不了的“命题文章”,由应城市政府拟题、应城市多部门联合执笔的这篇文章,显然导向明确、主题突出、细节生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如何高质量发展?应城市通过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给出了答案。

2019-03-13 左耀宏 冯 浩 ——湖北应城市乡镇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侧记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324.htm 1 做好污水处理“命题文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