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亮
“《证券法》修订”近几年一直是全国两会的热门话题,今年代表委员们的呼声尤甚。
连日来,全国政协委员、证监会原主席肖钢,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证监会原副主席刘新华,全国人大代表、深交所总经理王建军,全国人大代表、上交所上市委员会委员朱建弟,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等多位代表委员,纷纷就《证券法》修订发表看法。
更令人关注的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发言人张业遂近日明确表示,2019年将“抓紧制定修改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急需的法律。除外商投资法外,还将修改《土地管理法》《专利法》《证券法》,制定《资源税法》等。”
履新不久的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称,《证券法》修订正在进行中。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日前在回应媒体关切时亦表示,“尽快将注册制写进《证券法》。”
由是观之,《证券法》修订今年将再次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市场各方期待已久的“三读”已然进入倒计时。
其实,去年全国两会时,业界就普遍预计《证券法》修订将在2018年进行“三读”。据《证券日报》报道,后来因种种原因,被列入了预备审议项目。由此,从2013年就启动审议的《证券法》修订工作再度延缓。
实际上,早在2014年,《证券法》修订就被列入立修法工作计划。
2015年4月份,《证券法》修订草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一审,修订草案在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推动证券行业创新发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多方面进行了完善。
此后的2017年4月份,《证券法》修订草案被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审。在充分考虑我国证券市场实际情况、认真总结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证券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聚焦注册制、投资者保护等七大市场焦点。
去年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有关人士曾公开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法律授权实施的情况,及时总结经验,适时推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证券法》修订草案。”
时移世易。当前,包括资本市场在内的金融体系已全新定位,我国资本市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始进入全新阶段。
《证券法》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根本大法”,它的修订关系到资本市场的改革发展大局,决定着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法治方向。目前,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工作正稳步落实,这是我国资本市场重大的增量改革。与此同时,存量改革也在逐步推进。在此大背景下,尽快完成《证券法》修订显得尤为迫切。
正如刘新华代表所言,“修改《证券法》是资本市场的大事,也是市场所期盼的,早点修、修到位是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还要兼顾前瞻性、精准性和有效性,进一步提高《证券法》作为资本市场基本法的规范要求,使得修法工作和执法工作有效衔接起来。”
肖钢委员的观点也代表了业界共识。那就是,希望尽快看到“三读”。同时,《证券法》修订应包括多方面内容:一是加强投资者保护力度;二是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加大处罚力度;三是在发行、交易等证券市场运作机制改革方面进行完善,为未来注册制全面实行提供法律保障。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期待《证券法》修订早日“三读”,期待修订后的《证券法》早日出台,成为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的坚强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