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聚焦

统筹谋划 科学发展

——来自安徽灵璧经济开发区的报道

灵璧机械电子产业园

灵璧经济开发区老园区鸟瞰

灵璧经济开发区北部新区规划图

灵璧县委书记刘博夫(左二)到开发区企业调研

2019年灵璧县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动员大会

宿州市人大代表到开发区企业调研

□ 鲁作功 张海帝

灵璧经济开发区于2006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辖7个社区,人口2.4万人,行政区划面积35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12.83平方公里。开发区以产业转型为着力点,以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以承载能力提升为抓手,引领新常态,贯彻新理念,大力实施园区升级发展规划,经济社会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速度、质量、效益“三量”齐升的良好势头,逐步建设成为结构优化、布局科学、和谐创新、宜居宜业的新型产业园区。

拓展发展空间

优化经营环境

灵璧经济开发区老园区位于县城东南,可用面积仅5平方公里,入驻企业已达61家,基本呈饱和状态。早在2009年初,开发区便提出了向城北寻求发展空间的构想。经反复酝酿、论证、宣传、协调,灵璧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灵璧经济开发区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按照“一区多园”原则,制定了在北部新区规划建设10平方公里、预留30平方公里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扩大项目入驻的承载平台。

2018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开发区发展提升水平能力的实施意见》,在北区建设食品产业园、机械电子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物流产业园,支持南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向北部搬迁。为做好新区建设发展大文章,开发区将采取以商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按功能分区入驻,完成开发区战略性转移。开发区扩区增容,开始吸引有意前来投资兴业的客商。

开发区围绕“一区五园”,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改变过去边招商、边开发,先招商、后开发的做法,集中财力、物力,适度超前进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增强了开发区的吸引力,提高了招商引资的成功率。南部园区铺设了“六纵六横”道路,使之与城市主干道相衔接,实现了“六通一平 ”(路、水、电、通信、宽带、有线电视通,土地平整)标准。北部新区路网、供排水、供电、绿化、路灯、通讯、污水处理、燃气管网等同步建设。

开发区用现代工业园理念谋划建设,彻底改变过去脏、乱、差现象,成为县城建设的新亮点。目前,新老企业外形整洁气派、风格各异,展示出浓厚的现代气息。开发区将绿化纳入城市整体绿化体系中,大规模开展道路绿化、公共绿地绿化和厂区绿化工作,做到死角用景点代替、空地用绿地填补。为保护环境,开发区建设了污水处理厂,对环城河流经开发区的污水和开发区企业排放的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现了“还开发区碧水蓝天”的目标。2018年,全区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4亿元。

开发区努力为客商营造投资兴业的良好服务环境,依托县行政服务中心平台,为入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理,彻底改变了过去企业为一件事可能跑上数天的状况。对入区项目所需手续,采取“并联审批”方式,相关部门“见章盖章,见文行文”。对入区企业实行行政审批代办制,即由开发区管委会代办,全程服务。

县政府制定了三项优惠政策吸引客商:一是财政扶植政策。对入区工业项目,县财政根据固定资产规模予以扶植,投资3亿元以上的奖励政策一事一议。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凡入区工业项目投资规模达到协议约定要求且如期建成投产的,自投产年度起,除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外,企业缴纳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前3年全部奖励给企业,后3年按50%奖励。三是规费减免政策。入区工业项目在建设期间,县级应收的行政事业性规费能够减免的全部减免。

坚持规划引领

强化项目服务

开发区坚持规划引领,按照产城一体化、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围绕产业功能提升、商服功能延伸、人居功能配套,对总体规划进行适当修订。组织编制北部核心区规划,完善配套设施,打造企业科创中心、展示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和集中居住区。开发区积极推进园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调整和完善,致力加快开发区建设步伐,完善园区功能,理性布置产业格局,精心塑造发展空间。开发区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严格按照主导产业规划引导项目入驻及园区建设发展,招商引资的所有企业全部经过科学审查,经县政府相关法制、规划、国土等部门严格把关,明确战略定位,承接产业转移与本地区发展方向一致,坚持科学、绿色发展。

为加快园区经济发展,开发区进一步强化项目服务,全力促进项目落地。签约项目抓落地,在建项目抓投产,推动优质投产项目提质增效。2018年,经申报将儒特实业、百通达、攀望等纳入规上企业,海纳百川轴承、正阳轴承、斯凯福轴承、灵璧县粮食储备库、农乐科技等完成5000万元以上项目入库,摸排园区内汉庭酒店、中跃商贸、天诚商贸等商贸企业,组织达标企业及时申报限上商贸企业。进一步强化主导产业培育,新签约入驻的台湾钰统食品、笑果饲料等首位产业项目8家,计划总投资8.5亿元,促进项目尽快开工建设。推荐兴程食品、四方精工、灵磁新材料、加文汽车零部件、中安假日酒店5家企业申请“金穗惠工贷”,为企业提供金融扶持,支持企业享受国家优惠政策,不断发展壮大,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提升开发区对全县经济的贡献率,确保实现经济稳步增长。

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产业集聚

园区现共有注册企业法人296个,招商引资项目143家,已建成投产84家,合同总引资185亿元,到位资金67亿元。开发区结合本地资源要素禀赋,编制特色明显、多元并举、相互配套的北部新区产业布局导向规划,坚持打造以创新型、效益型、高科技、高附加值为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了机械电子、食品加工两大首位产业。

开发区严格按照主导产业规划引导项目入驻和园区建设发展。目前,共有规上工业企业48家,实现规上工业销售收入44亿元,主导产业规上销售收入34亿元,主导产业占比77%。机械电子产业园现已入驻海纳百川轴承、明远轴承等10个项目,食品产业园入驻婴儿乐、派杰食品、喜洋洋食品等6个项目;积极组织兴程食品、一灵药业等企业申报安徽省名牌产品,组织、筛选雅琪力天申报市政府质量奖;努力促进医药健康、环保节能等产业发展,诚达生物质新材料已经正式投产运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

下一步,开发区将围绕扩大机电产业园、提升食品产业园、改造纺织产业园、启动循环经济产业园、规划建设现代物流园的工作思路,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整体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拓宽融资渠道,打造全县工业集聚的发展平台。

2019年,灵璧经济开发区将突出工业主业,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基础配套,注重要素支撑,理顺投融资和管理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承载能力,发挥经济建设主阵地作用,努力建设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集聚区、高水平营商环境的示范区、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区。

加大脱贫攻坚

强化队伍建设

近一段时期,灵璧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强脱贫攻坚扶贫队伍建设,不断夯实人才基础,致力打造一支能力强、水平高的扶贫队伍,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高思想认识。开发区将脱贫攻坚作为一项统揽全局的政治任务,统一思想认识,认真组织实施。实行“周例会、月调度、季总结”工作机制,每周召开一次由联系社区的班子成员、社区主要负责人、扶贫工作队长参加的扶贫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由包村班子成员、社区两委干部、扶贫工作队全体成员以及区直全体扶贫帮扶人员参加的扶贫工作调度会;同时,对各社区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考核,每季度末将检查、考核结果进行汇总、排名、通报。一系列工作举措,提高了全体扶贫工作人员的工作自觉性,增强了工作责任心。

注重队伍建设。开发区不断加强扶贫工作领导力度,对脱贫攻坚工作落实了包保责任制,班子成员牵头包保,具体指导所包村脱贫攻坚工作;区直机关扶贫包保干部分别参与各社区脱贫攻坚工作;各社区作为脱贫攻坚的桥头堡,全面落实各项脱贫攻坚工作;区直相关单位各司其职,重点抓好相关政策的具体落实,强化一线扶贫力量;抓住“村两委”换届这一契机,配齐配强村级党组织。开发区各级各部门共抽调100多人参与脱贫攻坚工作,加强了扶贫队伍,加快了脱贫进程。

加强作风建设。作风建设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之一,为了将各项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开发区不断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时刻保持扶贫干部优良作风,确保他们密切联系群众,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开发区经常组织开展对扶贫资金、物资、项目、政策等落实情况的督查,并及时查处违纪行为。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警示教育活动,如观看警示教育片、撰写心得、参观红色基地等,不断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确保全体扶贫工作人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岗敬业的事业心,以对党绝对忠诚和极端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扶贫工作。

三项举措的实施,强化了全区扶贫队伍建设,提高了扶贫工作人员的素质,为开发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夯实了基础。

梧桐树众凤凰多。灵璧经济开发区着力升级发展规划,优化投资环境,已经进入又好又快发展的快车道。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灵璧经济开发区一定能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配图由灵璧经济开发区办公室提供)

2019-03-06 鲁作功 张海帝 ——来自安徽灵璧经济开发区的报道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088.htm 1 统筹谋划 科学发展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