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两会报道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建中能装备北京设备公司刘加军

“钢铁裁缝”眼中的工匠精神

□ 本报记者 张 宇 焦红霞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作为一名来自电力能源建设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建中能装备北京设备公司磨机事业部金属结构车间铆工二班班长刘加军,一年来如何履行代表职责?此次会议带来了哪些议案和建议?身为同事眼中的“金牌技师”和“钢铁裁缝”,他如何理解工匠精神?带着相关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刘加军。

记者:作为一名来自电力能源建设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这一年你是如何履职的?

刘加军:2018年,我很荣幸地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在一年多的履职经历当中,深深体会到人大代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来自基层一线,更关注一线工人的成长和作为。作为一名电力装备制造产业工人,如何成为引领发展的创新者、企业精神的传承者、忠诚事业的示范者,我在工作中积极实践,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深入思考,推动产品质量不断提升。

去年,我带领的铆工二班被命名为“刘加军班”,并被授予“中国能建标杆班组”称号,让我更加坚定信心要把产品做精做优,做好技术传承。目前,“争做青年工匠,生产优质产品”已经成为“刘加军班”的共识,我们以“学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活动,在内部形成了“以工作为师,以同仁为师,以问题为师”的互动式、分享式的学习机制和浓厚氛围,激励带动公司每一位青年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践行和发扬工匠精神。

2018年,我们铆工班承接了用于生物质发电的秸秆成型机工艺工装制作任务及主要零部件的生产任务,我带领班组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取得了新突破,使秸秆成型机产品质量、性能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为公司生物质发电装备领域打造了又一拳头产品,对我国生物质发电项目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也将推动我国未来生物质发电装备的高水平发展。

记者:目前我国基层优秀操作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储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发展的新需要,你对此有何建议?今年两会带来哪些议案?

刘加军:一年来,我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和岗位实践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思考,开展了相关调研,同时积极与同事们探讨交流,努力了解掌握一线建设者的思想动态和职业发展需求。

在青年员工培养方面,中国能建和北京设备公司通过青年创新、“号手岗队”活动、团青学习交流、技能竞赛、轮岗交流、典型选树六大主要途径,为员工搭建起个人成长的扎实平台,实现了企业发展与员工成长互促共进。

但目前我国基层优秀操作技能人才培养、选拔、储备还不能完全满足新时代发展的新需要,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技能人才,需要老中青三代技能工人共同打造。今年,我会继续关注高技能工人培养的问题,建议国家厚培“大国工匠”土壤,继续加大职业技术学校的投入力度,开展多方面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培养更多的青年专业技术后备人才。

记者:你参加工作以来,35年如一日对产品精雕细琢。你是如何理解工匠精神的?

刘加军:我一辈子只从事了一份职业、干了一个工种。铆工其实就是“铁裁缝”,在做磨煤机、干燥机的钢材上画线、切割、组装,把原材料钢板、钢管变成电力建设使用的产品。铆工工作精度要求非常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废件,35年来,我一直追求产品尺寸的“零误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要热爱工作,全身心投入。具体来说,我要对我们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环节都做到精雕细琢。

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国能建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的关键一年。身为其中的一员,你认为电力建设企业如何高质量发展?

刘加军:从新中国第一家电力设计院到第一批火电厂,从万里长江第一坝到第一缕核电曙光,从第一台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到第一条特高压线路,中国能建所属企业从上个世纪中叶相继成立,一直奋斗在新中国电力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创造了无数个精品工程,是当之无愧的电力和能源建设领域的“国家队”和“主力军”。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电力和能源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中国能建重组成立7年多来,将高质量发展贯穿于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大力实施国际业务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化改革,着力转型升级,持续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全面加强从严治党,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见证并参与了企业的发展,我深感自豪。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纵观国内外行业发展,电力能源建设领域充满机遇和挑战,非电建设市场潜力巨大,新兴业务市场需求旺盛,具有长期向好的光明前景。我认为,电力建设企业要谋求高质量发展,需要新定位、新方向。中国能建2019年工作会议也提出,要着力“稳增长、快转型、促改革、防风险、强党建”,聚焦五项重点工作,一是稳增长促发展,向国际经营、业务转型、产融结合、协同经营和提质增效要增长;二是深入内部改革,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四是抓好安全质量工作,筑牢企业发展根基;五是全面从严治党,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我想这是电力建设企业谋求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途径。

记者:能否结合公司一年发展情况,谈谈你如何看待改革创新在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的作用?

刘加军:改革创新是提升装备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强劲引擎。当前,我国已在部分领域建立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装备技术产业,部分能源技术甚至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所在的中国能建中能装备北京设备公司始建于1952年,公司瞄准世界电力前沿技术,在改革创新上持续发力,生产的磨煤机从最初的技术引进到后来逐步升级转为国产化,如今,已经生产了7个型号的磨煤机,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018年,北京设备公司又开展了张北可再生能源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500千伏极线断路器等设备研发,这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工程。项目团队顶着世界范围内没有可借鉴经验的压力,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500千伏极线断路器,对于引领电力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北京设备公司是世界级的磨煤机研制基地,是特高压电网装备、百万级核电母线国产化研制的一流骨干企业,形成了发电、电网、冶金、建材、化工并举的产品格局和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产品,产品和服务遍及世界五大洲86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完成的“特高压±800kV直流输电工程”在去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改革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北京设备公司正加快高压直流断路器、生物质秸秆成型机的研发制造,尽快实现中压柔直、储能产品及生物质用发电机、汽轮机等产品的技术落地,奋力开拓生物质发电、储能等领域的新产品市场,不断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2019-03-05 张宇 焦红霞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能建中能装备北京设备公司刘加军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063.htm 1 “钢铁裁缝”眼中的工匠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