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面对面”融资为实体经济“造血”

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创新搭建投融资平台等,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 本报记者 何广丙

日前,由四川省成都市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业管理部共同主办的“成都市重点项目融资促进会”举行。会上,成都市推出168个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进行“面对面”,60家重点项目业主代表、52家金融机构、15家社会资本代表等300余人出席会议。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四川省分行等12家金融机构当天分别与15个重点项目签订融资意向协议,意向金额为1514.95亿元。

融资对接实现精准服务

新年伊始,全国各地不断深化对国际国内金融形势认识,围绕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等方面频频发力。

成都也不断强化项目资本联动,通过创新搭建投融资平台等,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输血、造血”,注入新动能。

据悉,为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和营商环境,加速融资精准服务实体经济,成都印发“重点项目融资需求情况表”,向各金融机构、社会投资方进行集中推介。

“这样‘面对面’的融资对接平台将成为常态、形成机制。”成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聚合金融机构、社会投资方以及项目业主三方的‘项目清单+城市合伙人’对接机制。强化各方信息互联互通,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重点项目融资工作,加大对重点项目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以项目为中心促发展

为进一步强化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成都市政府2019年“一号文件”下达1090个重点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4,009.09亿元。这些项目影响面广、带动性强,融资需求量大,为金融机构、社会投资方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在现代经济体系构建方面,聚焦“5+5+1”重点产业发展领域,加快构建产业生态圈、培育创新生态链、打造产业功能区,推动形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经济协同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实施重点产业化项目643个,总投资17,314.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71.14亿元。

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面对接国家基础设施补短板重大部署,围绕全面增强“五中心一枢纽”功能,以实施一批战略性、引领性、功能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为主要抓手,强化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扩大高水平开放。着力实施重点基础设施项目263个,总投资12,009.9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923.95亿元。

在公共服务功能提升方面,深入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改革攻坚,着眼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重大民生服务设施国际化、现代化水平,优化城市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着力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着力实施重点民生社会事业项目116个,总投资2802.8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93.37亿元。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着力构建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的城市绿态,建好山水林田湖城生命共同体,构筑美丽宜居公园城市优质生态本底。着力实施重点生态环保项目68个,总投资1881.3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17.18亿元。

搭建政银企交流平台

重点项目是稳定经济增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对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截至2018年末,四川全省金融机构对700个省级重点项目业主和企业授信总额1.98万亿元,贷款余额6412.1亿元,其中成都金融机构对重点项目授信4339.05亿元,合同贷款金额2299.05亿元。

2019年1月,成都新增各项贷款711.2亿元,占全省新增贷款的56.4%,信贷投放实现“开门红”。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副行长李铀说,中国人民银行将进一步加强和政府部门沟通联系,依托货币信贷大数据系统“天府融通”板块及时推送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名录,搭建好政、银、企交流对接平台;积极发挥银行间市场融资功能,拓宽重点项目融资渠道,支持重点项目业主到银行间市场融资;深化财政金融互动政策,为重点项目争取更多融资支持;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风险底线。

2019-02-27 四川省成都市通过创新搭建投融资平台等,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9864.htm 1 “面对面”融资为实体经济“造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