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王子谦报道 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日前召开,公布海南自贸区首批8项制度创新成果案例。
据海南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常务副主任、海南省委新闻发言人孙大海介绍,首批制度创新案例围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创新和金融改革创新,其中多项案例是在全国率先推出。这8项制度创新成果案例为:
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制度。海南实现商事登记“自主申报、自动审核、全省通办、电子签名、电子档案”5大创新,目前统一登记平台通过名称自主申报12,909个,新设商事主体9593家,每天平均新增商事主体382家。
简化简易商事主体注销公告程序。海南大幅压缩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简化公告方式,目前已办理简易注销业务4100多笔。
商事主体信用修复制度。海南鼓励商事主体通过履行法定义务、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等方式修复信用,有利于推进海南信用体系建设。
减免商事主体公示负面信息。海南商事主体不再自行公示行政处罚等负面信息,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
施工图审市场化和“多审合一”。海南将图审机构向市场完全开放,实现“进一家机构,审一次图纸,出一个结论”的全流程联审联办。
全国首单知识产权证券化。海南发行“奇艺世纪知识产权供应链资产支持证券”,在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上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新的融资模式。
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海南推出天然橡胶价格(收入)保险,目前已有农垦国有橡胶213万亩和1.76万农户(其中贫困户胶农6193户)约22.68万亩民营橡胶实现参保。
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海南成立全国首家国际热带农产品交易中心,国内外投资者可进行“互联网+热带农产品”线上线下交易,目前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橡胶现货交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