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叶仕春
近日,深圳市光明区委改革办举行会议,为参加第四届全面深化改革“金点良策”征集活动中获奖代表颁发奖状和奖金,对他们为光明区改革发展提出的创新思路与对策建议进行鼓励。
本届活动由光明区委改革办和中国改革报深圳记者站联合举办。在仅一个月的征集时间内,民众提出很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或方案,涵盖基础设施供给侧改革以及养老服务、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社区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
直击改革难题
光明区委改革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进一步推动光明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光明区委、区政府坚持“开门改革”,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先后举办四届全面深化改革“金点良策”公开征集活动。该活动调动了机关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切实为改革发展出谋划策。
活动开展以来,共征集各类金点良策1400多条,通过初评、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网络公示等环节,评选出“金点子”“银点子”和“好点子”共160条。不少意见建议对光明区现阶段改革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了创新思路与对策建议,为光明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据悉,本届“金点良策”征集活动时间不长,但民众的参与意识十分强烈,敢议改革难题。参加人员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干部、员工,其中不乏离退休人员、自由职业者,有光明区本地居民也有深圳和全国各地关注光明发展的专家、学者和各界人士。很多来稿思路明确、主题突出,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意见建议或方案,与光明区委、区政府改革要求十分契合,涵盖了基础设施供给侧改革以及养老服务、海绵城市建设、城市品质提升、社区治理等重点领域改革。
建言卓著发展
2018年9月19日,光明区正式挂牌成立。光明区委一届一次会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区域性教育医疗和创新高地、高技术产业基地;到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争创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建成深圳北部中心;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竞争力影响力卓著的世界一流科学城。
市民艾宏扬在“按照国际一流中心区标准 打造深圳北部中心”来稿中,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提出打造深圳北部中心的四点建议:规划设计要超前、融入智慧城市元素、增加中心区艺术含量、不忘原有养殖特色,受到评委专家一致好评。
小学老师王婷在“加大教育民生投入 破解学位紧缺难题”来稿中,认真分析全区教育事业实现内涵跨越式发展的实际情况,就光明区如何迎接经济飞跃式发展,如何满足由此带来的对教育资源尤其是中小学学位的更大需求等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意见。
立足民生实事
记者注意到,大多征集稿件虽然没有长篇巨论,却有“金点贵精,良策重行”的效果。
市民杜坚华的来稿“关于加强城市‘拾荒族’规范管理的建议”中,不仅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怀,也有对政府举措的建议,期望实现规范操作、统筹管理,共建品质光明;摄影师刘永炯在“关爱城市美容师 共建美好光明”来稿中,呼吁让善良辛勤的环卫工人感受到街道社区和社会人士对他们的关爱,通过一些关爱活动来表达街道社区居民对他们的关心和感谢。
湖南师范大学伦理学在职博士后王军在“关于如何发挥社康中心健康‘守门人’作用的建议”中,就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医疗健康问题,展望和探讨了“大病不出光明”“小病不出社区”的愿景。他还特别就基础医疗——社康中心的各方面建设和完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宝贵意见,如药品的渠道及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留用、人民群众就医的便捷、医疗卫生知识的普及宣传等。
开门改革纳民意,砥砺奋进新时代。光明区委改革办负责人认为,以上“金点良策”来自各领域、各行业,蕴含深刻的改革精神,充满改革激情和对改革的期待。深化改革,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才有不尽的动力和源泉。光明区今后将不断创新提质,进一步完善“金点良策”征集活动,促进和推动光明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不断迈向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