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蔡乐平
□ 尹宏军 张 英
黄圃镇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最北部、粤港澳大湾区珠江西岸中心位置、大湾区1小时交通圈内,拥有中山市内独有的集水运、陆运、铁运于一体的综合交通优势,具备打造物流重镇的优先条件。黄圃镇是中山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最美村镇,文化旅游是其优势产业。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和独特的人文优势,该镇形成了“以家电五金产业为支柱产业,以商贸大物流、文化旅游为优势产业”的三大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腾飞。
在中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黄圃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三个适宜”更加美丽黄圃主线,抢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先机,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黄圃镇加快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黄圃镇将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主动承接广州南沙、佛山顺德、深圳前海等城市的资金、技术、人才辐射,实现合作共赢;立足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文明镇、中国家电制造基地的高起点,努力建设智能家电制造强镇、商贸物流重镇、生态美丽宜居镇。
建设智能家电制造强镇
家电产业是黄圃镇工业的主导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以广东格兰仕、广东欧意为龙头的家电生产企业,带动了原材料、五金制品行业及各类零部件生产的分工和集聚,形成了较长的生产链条。产业发展从以往以产品制造生产为主延伸到产品设计、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的全过程,也催生了格兰仕、欧意、乐邦、强力、凯得、日顺、荣事达等一批名牌名标产品。2015年9月,黄圃镇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联合授予“中国家电制造基地”称号,家电产业成为黄圃镇的支柱产业,形成了较为完善和较具规模的家电产业链。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智能家电产业。坚持家电智造战略,推进家电制造及产品智能化,以中国制造2025为标准,统筹布局和推进家电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支持企业推进“机器换人”“智慧工厂”等技术应用,促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和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综合集成应用,推动生产智造化、家电产品智能化、品牌化。
一是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应用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设备,普及现代化制造模式,提升家电制造智能化水平。二是鼓励企业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建设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三是发展智慧家居产业,充分利用网络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促进家电产品互通互联,以智能、简便、安全元素迎合消费需求,抢占家电销售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制订科技创新五年规划,每年安排1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扶持资金。
打造多元化公共服务平台,增强产业竞争力。为推进家电产业做大做强,建设了集专利咨询、维权咨询、调解执法于一体的服务型机构——中山市家电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打造工业设计中心,为家电企业进行产品设计、技术创新等提供一站式综合设计服务;举办20多届中国(中山)小家电交易会,实现了展会与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完美结合,有效整合了家电产业庞大稳定的卖家和买家资源。
建设商贸物流重镇
在中山市组团发展定位中,黄圃镇被确定为“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重要基地、现代物流枢纽和生态农业功能区”,全市唯一的“市级现代物流业发展平台”落户在黄圃镇。黄圃镇以水路、陆路、铁路多式联运综合型现代物流网络为依托,以货运代理、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为抓手,促进全市物流产业发展。
紧抓中山市北部超千亿家电物流需求。中山市北部专业镇区家电产业基础牢固,从产业内部需求来说,具有千亿家电物流需求,产业特色明显,每年内外贸进出量较大。黄圃镇凭借优越的地理优势及产业基础,大力发展北部高端物流产业,将有效减少物流成本,促进北部内部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紧抓南沙自贸区发展契机。广州市南部集聚区以南沙开发区为核心,主要发展汽车、造船、钢铁、机械装备及造纸等产业。黄圃镇的商贸物流业发展将与南沙港互补互动。
重点打造中山市现代物流业平台。黄圃镇凭借区位优势、交通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中山市现代物流业平台(黄圃园),规划总用地面积7.06平方公里。平台依托“一港一铁四路”多式联运的交通枢纽优势,重点发展多式联运特色突出的现代物流产业及临港工业制造产业;采用“管理中心+开发公司”运营模式,规划建设中山黄圃铁路国际物流园、多式联运区、临港工业区和产城融合区四个功能片区,其中,中山黄圃铁路国际物流园占地约2000亩,仓储配送、物流配送、商贸交易、保税仓储等物流功能一应俱全。平台以供应链集成、智能化物流装备、物流科技应用作为招商重点,引进旗舰型、龙头型的物流、装备制造业项目。当前,黄圃镇正大力开展精准招商,整合政策、土地、人才等各种资源要素向优质项目大力倾斜。
建设生态美丽宜居镇
黄圃镇是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围绕山水田城的城镇布局,打造尖峰山旅游观光带;高标准创建国家卫生镇和广东绿色城镇,建成16个秀美村庄和14个生态示范村(社区),6个村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绿色村庄。黄圃镇全力推进交通、卫生、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民生项目建设,为广大群众谋福祉。
城镇环境更加优美。建设了中山市首个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PPP项目,创新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全面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省级地质公园海蚀遗址公园、市级森林公园黄圃公园、东北组团市级体育公园正在建设完善,完成主干道LED照明系统改造,湿地公园、城市绿道网络正在有序推进。
医疗卫生服务保障体系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扩建了黄圃镇人民医院,并成功创建为广东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成为中山市综合实力最强、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之一。
教育事业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蓬勃发展。优质教育快速发展,被评为“广东省教育强镇”,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均衡镇评估验收;建设200多个“出门十分钟即达”全民修身活动场所,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8个、村级文化室16个、镇休闲体育公园3个、村级文化广场20多个;每年开展飘色巡游、龙舟文化节、旅游文化节、戏曲晚会、“感动黄圃”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等,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与此同时,传统特色产业齐头并进,黄圃镇腊味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被批准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形成了腊味等食品加工较为齐全的食品生产体系。
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黄圃镇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施“党建+人才”战略,打造人才强镇。该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以基层党建“四化”为抓手,深入推进落实党员人才队伍建设“1+5规划”书记项目,推动优秀人才凝聚在党的领导下,打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生态。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责任,努力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黄圃镇先后解决企业反映的人才问题78个,涉及员工子女入学、土地办证、电力升级、产业转型、员工招聘、人员培训、电商拓展等,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与中山国际人才网共同举办“关键人才的引进管理和激励”互动式沙龙,解答企业在关键人才引进、管理和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助力企业更加精准高效地引进高层次人才。
黄圃镇产业以五金家电、物流运输及食品加工为主,镇党委、政府结合发展实际,加大相关行业技能人才培养。依托中山市技师学院、电子科技大学、广播电视大学等培训教育平台,大力推行镇校合作、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建设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鼓励企业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制”教育,与职业(技工)院校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参与全民技能储备培训12,100人。
(本文配图由中山市黄圃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