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海南省政府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海南省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2018-2019年)》(以下简称《计划》),推出40条新举措优化营商环境。这标志该省将进一步加快推进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建设。
据海南省发改委主任符宣朝介绍,《计划》旨在针对海南专业服务国际化水平低、企业融资问题突出等现存营商环境问题。对标世界银行2019年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将加快推动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计划》对海南省包括开办企业、获得施工许可、获得水电气和电信服务、财产登记、获得信贷和改善融资环境、纳税便利化、跨境贸易、保护投资者、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等11个方面,提出了40项改革措施。其中,在开办企业方面,海南将企业开办时间控制在3个工作日内,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取消工商名称预先核准,并率先在全省范围内推出名称、住所、经营范围、信息变更、企业注销的自主申报和自主核名举措。
海南省全面实施全省通办的注册官制度,扩大“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在第一批全国推开的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的基础上,将旅游、农业、医疗健康三大产业领域的24个事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事项范围。
符宣朝称,海南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开放,全面覆盖三次产业,深化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同时包含生态文明、海洋经济和军民融合等领域。
符宣朝表示,海南省政府每年都会委托第三方对全省及各市县的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并在每年7月1日前公布年度行动计划,确保海南营商环境一年比一年好,得到持续改善。
(周发源 周春燕 周任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