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 倩
2018年12月20日,以“新时代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在山东省临沂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指导,《中国品牌》杂志社、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
临沂市人民政府市长孟庆斌代表主办单位致开幕词。孟庆斌在致辞中强调,临沂市生态良好、资源丰富,山清水秀、宜居宜业,具有区域农业发展的巨大天然优势,在临沂举办以“新时代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必将有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临沂市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对接国内外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加强与联盟单位的交流合作,持续培育新品牌、提升老品牌、打击假品牌,努力打造“品牌临沂”。
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
全国政协十二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石军,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原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刘平均,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党委书记刘继芳等领导、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石军表示,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重在抓好品牌培育,关键是建立健全品牌建设协同推进机制。品牌建设涉及诸多方面、任务艰巨繁重,必须统筹谋划、突出重点、协力推进。当前,迫切需要建立政、产、学、研、金“五位一体”协同推进机制,只有发挥好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学校的人才培养和输送作用、科研的成果支撑作用、金融的资金保障作用,才能有力发挥品牌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
刘平均在主旨演讲中强调,地理标志产品品牌是我国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优势体现,我国的地理标志产品数量超过2000个,比世界其他各国的总和还多,要发挥我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世界第一的绝对优势,培育受世界消费者欢迎的中国特色的农副产品。为更好培育产业优势,我国将培育打造50个左右的集群品牌,其中农副产品的品牌集群将占到1/3,让优势农副产品形成集群合力代表国家形象走向世界。
刘继芳指出,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AI、VR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的发展已深入到农产品品牌的创建、培育和管理等活动中,推动和促进了农产品品牌建设。要实现品牌强农,推进区域农业品牌发展,需要加大品牌农产品的保护力度,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发生,为培育品牌农产品的百年老店保驾护航,真正使国产农产品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据了解,品牌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长久之计,要持之以恒抓紧抓好。当前,我国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和产品质量的改善提升,必须靠品牌建设的强力带动。
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
在论坛现场,中国区域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了《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年度报告),包括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新闻事件、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案例、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影响力排行榜,彰显了我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品牌凝聚共识,品牌引领希望,品牌强农助力乡村振兴。与会者表示,未来5年~10年,将是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批“中国第一、世界有名”的区域农业品牌将闪亮登场,跻身国际舞台,丰富中国百姓和世界人民的餐桌。随着2018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我们坚信,在品牌的强力引领下,走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中国区域农业必定将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书写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