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田新元报道由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主办,清华大学全球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清华金融科技峰会暨博士生论坛”近日在清华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智能信用评估、智能风控、智能监管”“区块链及应用”“人工智能或机器学习技术”等议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并展开热烈讨论。
清华大学全球金融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原国务院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提出,我国在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大舞台上,虽然是后来者,但是由于40年来坚持改革开放,在金融科技应用革新上来说,从未缺席,也更未落伍。要发展金融科技,要与制度改革相配合,必须建立宽严适度、可以容错纠错的监管体制。
清华大学文科领导小组副组长彭刚教授表示,中国迈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代,金融业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创新就变得越来越重要。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所长汤珂认为,中国的金融科技确实发展非常好,移动支付很方便,但是研究存在滞后,希望论坛的举办能够推动金融科技的研究跟经济学领域的结合。
爱丁堡大学能源金融副教授、商业与气候变化中心主任梁希分享了金融科技在气候投资应用上的一些想法。他提出,区块链在气候投融资应用需要做一些更多细致的研究工作,包括如何让决策者和企业理解政府的作用如何转变,如何建立健全监管框架。慧安金科创始人CEO、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兼职教授黄铃通过案例讲解,分析了人工智能在金融风控、反欺诈、反洗钱等方面的应用。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黄宇翔认为,平安的五个生态圈都必须用区块链连接起来,每个生态圈都要有它的场景,在这些场景里面推动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联合在一起。陆金所首席科学家林晓东认为,人工智能上的应用,人工智能的技术以及应用上的发展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希望跟学术界一起向这个方向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