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2月13日电 记者田新元报道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今天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16年,我国石漠化土地面积为1007万公顷,占岩溶面积的22.3%。与2011年相比,5年间石漠化土地净减少193.2万公顷,年均减少38.6万公顷,年均缩减率为3.45%。石漠化扩展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呈现面积持续减少、危害不断减轻、生态状况稳步好转的态势。
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缩减速度加快。监测结果显示,上个监测期,石漠化土地面积在五年间减少96万公顷,本监测期的5年间减少了193.2万公顷,缩减面积是上个监测期的2倍,年均缩减率是上个监测期的2.7倍。
石漠化程度减轻,重度和极重度减少明显。刘东生说,与2011年相比,不同程度的石漠化面积均出现减少。轻度石漠化减少40.3万公顷,中度减少86.2万公顷,重度减少51.6万公顷,极重度减少15.1万公顷。重度和极重度的总体比重较上个监测期下降了2.7个百分点。
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贫困程度减轻。刘东生表示,与2011年相比,2015年岩溶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3%,高于全国同期的43.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9.9%,高于全国同期的54.4%。5年间,八省区贫困人口减少380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1.1%下降到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