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走进浙西衢州市开化县杨林镇东坑口村时,映入眼帘的是村庄整洁、溪水环绕、农趣庭院……俨然是一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景象。然而,在七八年前,这里村民房前屋后杂乱无章,垃圾遍地,鸡飞狗跳,旱厕随处可见……完全是一个脏乱差的景象。从“信访村”到“先进村”,从“欠账村”到“富裕村”,是什么让这个偏远的小山村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本报记者 徐 军
2011年前,东坑口村因为没有资源,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还欠着几十万元的账。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杨林镇领导找到在外做工程并已经小有成就的村民徐樟顺,想请他回村担任村干部。经过一番努力,终于说动徐樟顺。2011年徐樟顺高票当选村主任,2014年又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徐樟顺通过一系列的举措,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清村里的欠款,让村民富起来,让村庄美起来,让乡风文明起来。
整合资源做大集体经济
上任后,徐樟顺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带领村“两委”干部一心壮大集体经济。刚开始,在村里建了个来料加工厂。之后,村里把闲置的小学用房花7万元租了下来。2016年村里将400多亩地出租给一家公司种中草药,租金收入达30多万元。
徐樟顺告诉记者,去年,村里投入800多万元建了个建筑面积4316平方米的农民俱乐部。今年3月底完工,通过招投标出租给开化县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前5年每年50万元租金,后5年按照10%逐年递增,10年里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585.75万元。村里还争取到一个四季果园项目。100多亩地里种了枇杷、桃等7种水果,果园建成既可发展休闲采摘游,还可为村集体增加收入。
东坑口村通过上级部门的支持,村集体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村集体资产也在不断壮大。如今,村民人均收入已经从2003年的4200元,增加到现在26,000元,2018年村集体经营收入达到130余万元。
党员带头搞好村容村貌
徐樟顺说,一个村庄可以看作是一个人,大路是人的脸,里弄小巷好比是牙缝,每天早上要洗好脸,也要刷好牙,这样一个人整个看上去才会精神气爽。原先东坑口村的村容村貌并不美观,到处呈现着脏乱差的景象,村民房前屋后杂乱无章。
自2014年以来,村党支部下定决心开展村庄卫生整治,刚开始村民难以改变生活习惯,村两委干部便挨家挨户宣传“垃圾分类”,同时,村党支部采取党员“1+8”分区包片包干,一个党员联系8户农户,并推进包括农房管控在内的8项基础性工作。在徐樟顺的带领下,党员们带头清理河道、清扫村庄垃圾,以党员带头示范带领更多村民加入治水队伍。慢慢地,村里老年协会、党员志愿者队伍、妇女代表队伍都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
通过多年来不懈的努力,东坑口村先后被评为县文明单位、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市生态村、卫生村、市民主法治村、市小康建设示范村。
以孝治村助推乡村振兴
徐樟顺告诉记者,很多村一个村就是一个姓,一个宗祠,说白了,都是同一个祖宗,都是沾亲带故的,平常也客气,遇事也好商量。而东坑口全村有345户1160人,87个姓氏,原先人心比较分散。虽然不同姓,为了村庄发展这一共同目标,大家必须要同心,要拧成一股绳,这样村里才能有所发展。所以,2012年,为了凝聚人心,他们根据自身文化特点、风俗习惯,把孝作为治村的重要抓手,为此,在村里立了一块“百姓同心石”,并把“孝敬老人”写进了村规民约。
“百善孝为先”,东坑口村抓住传统文化中“孝”的根本,大力弘扬孝文化,用孝文化作为支点撬动基层治理新篇章。一是树立党员“孝”典范;二是唤醒村民“孝”意识;三是健全完善“孝”机制。在整合、梳理族谱家训的基础上,把孝文化写进村规民约,对老人的供养、照料等内容做出硬性规定,让尊老敬老孝老成为每个村民的行为准则。建立完善养老档案管理制度,自2012年开始,对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并明确专人负责,村里每年为60岁以上老人发放300元慰问金,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慰问金为500元~2000元。对每位老人,尤其是子女外出的空巢老人定期开展走访,了解生活情况,解决实际困难。
从思想教化着手,通过孝文化影响,建立广大村民共同认可的价值体系,实现村庄建设人人参与,矛盾纠纷件件化解的和谐范围。
在孝文化的影响下,东坑口村的老年人对村庄的发展更加支持,人人争当卫生监督员、义务保洁员、治安巡逻员、纠纷调解员,为村庄发展献策献力。他们自发成立了东坑口村老年协会,每月1号定为主题活动日,对村庄的环境卫生进行大清扫,对农户门前屋后的卫生进行督查,真正实现了“零”保洁。
通过孝文化的传承,不仅有效化解了多发高发的农村“赡养纠纷”,还将素质好、能力强、威望高的老年人吸收进具有东坑口特色的“老年调解队”,积极参与各类矛盾纠纷调解,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自2011年来,连续8年矛盾纠纷化解率100%,上访、非访事件零发生。
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开展宣传,不断浓厚群众孝文化氛围,以风尚之美引领乡村文明建设。村里相继建成孝德文化墙、崇德亭、甘溪公园等一批乡风文明活动场所,开展家风“小故事”征集活动,将家风“小故事”做成墙画,晒好家风,宣传正能量;组建快板队、腰鼓队、排舞队多支文艺队伍,每年都为老人举办一场晚会。村里还开展“好媳妇”“模范家庭”“孝敬之星”评选活动,依托党建长廊公示孝德之星等多渠道,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树立敬老孝老的美好家风,累计评选好媳妇、孝敬之星100余人次。
通过一系列活动,现在东坑口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村容村貌还是乡风文明;不管是婆媳关系还是邻里关系;不管是生态保护还是经济发展都实现了和谐共处,呈现出共创共享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
(本文配图由东坑口村委会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