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视角

彰显制度优势保障人民权益

□ 苏长和

制度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实践证明,中国制度具有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协商民主、集中力量办大事和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等显著优势。进入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将这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实现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良性互动。

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中国制度的一条主线,集中彰显制度优势,蕴含强大治理效能。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制度优势,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从而切实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正是由于在制度设计和执行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彰显出独特优势。将这一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就是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动摇,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机制。

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的、有效的,主要看人民能否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样一套制度安排,集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能够有效调节国家政治关系,发展充满活力的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增强民族凝聚力,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促进现代化建设各项事业,促进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能够有效维护国家独立自主,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推动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释放强大治理效能。例如,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效凝聚起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健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保证决策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着力建设多层次监督体系,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等。

《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指出,这一系列举措,促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优势与治理效能良性互动,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政治和经济权益。

2018-11-26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6639.htm 1 彰显制度优势保障人民权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