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王 岩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8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数据,在当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表示,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同时,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经济运行稳中有缓、稳中存忧,仍面临下行压力。
经济运行主要指标企稳回升
工业略有回升、投资出现了连续两个月的小幅回升,其中制造业投资连续7个月回升,基础设施投资出现了年内首次回升,民间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就业、物价等指标也都保持了平稳增长……10月份,我国经济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主要指标出现企稳回升迹象。“企业加快对市场调整应对的力度,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政策有力有效,对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爱华表示。
对于10月份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刘爱华从三方面进行了概括:生产需求总体稳定。1月~10月,工业和服务业累计增速与前三季度增速持平;投资同比增长5.7%,比前三季度回升0.3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小幅回升。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是年内首次回升。此外,进出口增长继续加快,10月进出口增长分别为26.3%和20.1%,比上个月加快8.8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
就业物价形势平稳。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7%,均与上月持平。1月~10月,城镇新增就业人员持续增加,在前三季度完成年度目标基础上继续有所扩大。从物价看,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涨幅与上月持平。“物价体现了供需基本平稳、基本平衡的格局。”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10月份很多方面都可以印证结构调整的稳步推进。”据刘爱华介绍,10月份,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12.4%,比上个月加快1.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1%,加快1.7个百分点。从投资来看,1月~10月,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6.1%,比前三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11%,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长期发展优势潜力比较充足
1月~10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7%,比前三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在年内出现首次回升。对此,刘爱华表示,主要是由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业、道路运输业以及民间投资三方面增长较快导致的。“但也要看到,3.7%是低位回升,回升的力度和水平都处于低位。从未来发展看,还是要从政策支撑、资金支持、政策落实力度等方面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支持,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的力度,促进基础设施投资的企稳回升。”
对于经济运行未来走势,刘爱华表示,我国发展的优势和潜力比较充足。“我们拥有超过13亿人口的庞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孕育着消费升级的巨大潜力。我国拥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日益完备完善的基础设施,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逐步推进,供给能力和水平逐步提升,逐渐地适应日益增长的消费增长需要。”
同时,我国劳动力总量超过9亿,有1.7亿受到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本使得劳动力的比较优势仍然存在。“此外,目前宏观政策的空间和余地比较大,通胀水平比较低,财政赤字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政府的负债率处于合理区间,外汇储备仍然充足,从这些方面来看,宏观政策操作空间比较大。”刘爱华总结说,这些因素有利于我们把长期的优势、长期的潜力释放出来,支撑中国经济继续行稳致远。
对于国内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经营仍然存在较多困难等问题,刘爱华表示,下一步经济运行要保持警醒,进一步狠抓政策落地落实,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内需动力,释放内需潜力,努力完成全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