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声晨 张瑞振
40年改革开放,40年激情燃烧。40年来,回首望去,沧海桑田。伴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山东梁山人民也谱写了全面建设家乡的辉煌篇章。
主导产业迅速崛起,经济实力大幅提升,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明显提高,一个百业兴旺、社会稳定、幸福美好的新梁山在世人面前徐徐展开多彩绘卷。
40年,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梁山人民用青春金线编织复兴梦想,用心血汗水浇筑理想信念,用实践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泪水,欢歌,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全都铭刻在心里,让我们共同打开记忆之门,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的沧桑巨变……
城乡面貌展现新形象
改革开放40年,梁山县的城乡面貌变化翻天覆地,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的精彩嬗变。
40年前,梁山县建成区面积仅为4.5平方公里。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建设步入快车道,建成区面积扩大到目前的89平方公里,扩大了近20倍。40年来先后作出四次规划,2010年完成《梁山县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至今年已制定专项规划20余项,城市规划体系更加完善,城市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城市公共设施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全县城区道路40条,总面积3,211,652平方米,总长度89.875公里。日供水能力20,000吨,集中供暖面积达300万平方,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燃气累计居民用户通气28,000户,城区使用率达70%。
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自2012年始,凤凰公园、森林公园、街边绿地景观依次建成;聚义湖、梁山泊水库的相继建成,梁山县山南山北呈现出浩渺风姿;2016年启动龟山河西环城河综合治理项目,全长29公里生态健康环城水系跃然呈现;2018年启动建设最大市民公园——龟山公园,与凤凰公园首尾呼应。
东部新城自2012年启动建设以来,已建成“四纵七横”的路网格局,西部商务区“三横四纵”七条道路已建设完成,供水、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政务、医疗、教育、文体、住宅等设施初步建成,人气逐步兴旺。
城乡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2008年启动全县12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目前已实现乡镇总体规划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获得国家级重点镇2个、省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传统村庄6个。自2016年起,累计完成无害化农村厕所改造116,658户,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3处,部分农村居民实现清洁取暖。
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通亚汽车”“盛润汽车”“杨嘉汽车”“水泊焊割”……这些在全国专用汽车及配件生产制造行业大名鼎鼎的“大咖”级企业云集梁山。
改革开放40年来,梁山县三次产业由1978年的54.0:25.5:20.5调整为13:50:3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展到233家。专用汽车、教育出版、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提档升级,支撑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现代农业巩固显效。近年来,粮食产量实现“十三连增”。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21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省高效特色畜牧示范县、省级绿化模范县等称号。
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在无资金、无人才、无技术、无品牌这样“四无”的基础上起步,从维修到仿造、从贴牌到创牌、从地下到公开,走过了一条艰辛而又漫长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的春风,解除了人们思想上的禁锢,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梁山县教育出版产业在短短的10多年间,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从独资经营到合资合作的嬗变历程,产品覆盖到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被业界誉为“梁山现象”。
食品加工产业稳步增长,纺织服装产业初具规模。经济开发区、梁山工业园、食品工业园“三大园区”产业聚集能力不断增强,涂料、轴承、玻璃、家居等四个特色产业园全面启动。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名牌打造,近5年来荣获中国驰名商标3件,创省名牌产品18个。
文化旅游提供新动能
水泊梁山风景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托水浒文化底蕴和独特山体景观,以《水浒传》描述和史料记载为依据,以恢复宋江起义军遗址、遗迹为主线,先后修复建成了60余处景点,完成了山南山北3800余亩的造水工程,初步形成了粗犷古朴的水浒山寨景观。近年来,梁山水浒文化旅游区与泰山、曲阜、蓬莱阁、黄河三角洲自然生态旅游区等被省委、省政府列为着力打造的五大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梁山县紧抓机遇,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重要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梁山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水泊梁山创建5A级景区提升规划》《水泊梁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梁山歼灭战遗址纪念园规划》等已初见成效。
民生保障取得新进步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天”。改革开放以来的40年,梁山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民生问题,将新增财力8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幸福感,收获感。
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不断完善。村居文化广场、农家书屋、文化大院实现了全覆盖。送戏送电影下乡、全民阅读活动、文艺培训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创成中国楹联文化先进县,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深化推进扶贫工作。梁山县实施精准扶贫,不断创新扶贫新模式,通过“对症下药”,实现真脱贫,不返贫。为了让滩区的“贫困户”们摘掉“穷”帽子,梁山县创新扶贫方式、实施精准扶贫,聘请高校专业团队为“脱贫”开药方。
社保基本实现全覆盖,双拥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城乡低保标准实现“十二连增”。梁山县积极开展社会保险政策宣传,依法推进基金征缴和断保补费工作。
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市前列。梁山县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教育投入,提高办学质量,全县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本科生录取1560人,梁山一中被市政府授予教学先进单位。投资5.5亿元进行农村校舍改扩建和教学设施完善,投资9.5亿元建设7所学校。
梁山县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全面开工。“在入户调查、摸清迁建底数的基础上,县里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搬迁社区均安排在乡镇驻地。”赵堌堆乡党委书记沈本海说,今年9月,赵堌堆乡贾庄郭蔡社区就迎来了第一户新居民。按照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蓝图,梁山县高标准规划迁建社区,配套建设小学、幼儿园、医护室、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公寓、农机存放处等基础设施。在严格落实“六统一”标准的同时,要求结构、样式、环境等确保达到“宜居”和“宜业”布局。
(本文图片由梁山县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