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支持贫困地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贫困户更多分享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而今年印发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特色产业养驴扶贫工作后,成立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养驴扶贫工作组。自去年8月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曾先后赴内蒙古、山西、广东等16个省区的66个县、100多个乡村开展三轮调研。
首轮调研5个省份后,了解到养驴周期长、见效慢,无法实现带贫脱贫。怎么靠养驴来带贫?解决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问题就能带贫。
产业带贫一定要把落地的销售问题解决,把消费产业拉动落实后再去抓第一步“养驴”的问题,养驴产业就能做到“精准扶贫”。
养驴扶贫分两个部分,农业农村部负责种驴的问题,而龙头企业负责第一产业的融资租赁毛驴,半年回收或销售见效。贫困户每头驴获得500元~1000元的利益,周期短,见效快。
养驴产业带贫一定要和贫困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紧密衔接,要对成本、农户利益、收益风险等进行充分透彻的分析。一是产业的龙头企业要通过融资租赁,要租给贫困户;贫困户如果没有能力养,就交给合作社等基层组织养殖。二是产业要解决驴肉加工、驴奶加工的问题,而第三产业就是卖驴肉和驴奶的问题。
驴肉加工、驴奶加工是很好的三产联动,也是实现农民增收的最好抓手。如果把二产的驴肉加工和餐饮结合起来,再把驴奶产业拉动起来,扶贫的价值就大了。一头驴的奶能创造的价值至少在6000元。
在赴16个省区调研后,养驴扶贫领导小组掌握的最新数据是,全国已有45个贫困县(国家深度贫困县36个)和(省级贫困县区9个)开展毛驴产业联动扶贫,近10万贫困户受益。养驴产业三产联动,绝对能拉动50万~100万贫困群众。
骑着毛驴,吃着驴肉,喝着驴奶奔小康,养驴产业扶贫三产联动是能够带贫不返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