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尉晋英 李上彪 吴从焕
继今年6月底提前半年啃下一级水源保护区历史遗留违法建筑拆除“硬骨头”后,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又完成了占全区总量71.24%的“四条河”黑臭水体房屋征拆的艰巨任务,啃下了“更硬的骨头”。平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市、区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上下一心、众志成城,一年完成三年的任务,创下黑臭水体房屋征拆奇迹,向上级党委政府和50万名辖区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成绩单。
平湖街道通过“一盘棋”思想形成强大合力、党建引领激发先锋示范作用、先公后私由易到难、“以人为本”化解棘手难题等方式,在基层征拆改革中树立了一个新的可供借鉴的样本。
“一盘棋”思想形成强大合力,河道征拆拆除房屋14.4万平方米
近年来,中央、广东省、深圳市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为加快补齐短板,深圳市将原定于2020年完成的管网建设和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全部提前到2018年完成。这意味着,原计划三年完成的任务现在必须一年内完成。
尤其是平湖街道,承担了龙岗区最重的任务,君子布河(龙岗段)、山厦河、木古河、鹅公岭河等四条河河道房屋征拆工作涉及河道总长约21公里,整治区域约37万平方米,征拆节点86个,房屋拆除面积多达14.4万平方米,清租各类商户租户超过800家,征拆量约占2017年~2018年全区河道整治项目征拆总量的58.1%,占2017年全区河道整治征拆总量的71.24%,加之河道沿线大多数土地及房屋权属复杂、现行征收补偿政策标准大幅低于房屋权利人心理预期等,任务之重、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这场关系平湖人民生活福祉和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史无前例的治水征拆攻坚战,平湖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最大民心工程来抓,于2017年11月召开治水征拆攻坚誓师大会,要求各单位牢固树立上下“一盘棋”思想,肩负政治责任和使命担当,服从、服务大局工作,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气概,全力打赢这场硬仗,将河道污染“痛点”改造成生态修复“亮点”,早日还老百姓一片碧水蓝天、乐活家园。
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张志华为班长的领导班子,迅速作出系统科学的总体部署,组织街道土地整备、水务管理、城市更新、规划土地监察、财政及集体资产管理等部门和河道沿线社区,结合河道整治施工图纸,共同探讨研究“四条河”治水征拆方案,逐一细化分解86个时间节点的确权、测绘、评估、谈判、补偿、清租、拆除等征拆任务,明确部门间职责分工和协同作战计划,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始终以“战时状态”奋斗拼搏在河道房屋征拆工作最前线。
按照整治工程进度要求,平湖街道及时研究制定了征拆一体化作战指挥图,并将作战图放立在街道办公楼一楼大厅及河道整治施工现场,由街道纪工委和党工委办督查室负责定期跟踪督战,每落实一项工作、移交一处节点,便及时插上一面小红旗,鼓舞斗志、催促进度。各相关社区、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协同作战,利用各自资源和专业优势,严格按照作战计划推进各项工作,通过街道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有效确保征迁工作顺利实施。
党建引领激发先锋示范作用,火线树旗书写征拆一线感人故事
平湖街道深化“党领导一切”的工作机制,以加强基层党建为抓手,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作用,使之成为完成河道综合整治房屋征拆工作的得胜法宝。
平湖街道在这场战斗中迅速进入状态,为加强管理提升战力,在全区率先以河道为单位成立四个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工作与河道征拆攻坚战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哪里有攻坚,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为决战征拆工作吹响“冲锋号”。通过把临时党支部建在攻坚克难最前线、把组织生活会开在攻城拔寨的最前沿,锻造了四个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形成了征拆攻坚战最强核心。
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身先士卒冲锋在河道征拆一线,不仅成为被拆迁户最可信赖的朋友,也是广大一线征拆人员的主心骨。尤其是征拆工作进入攻坚谈判、清租、拆除等关键阶段时,刘波、张智勇、白甲林、胡明、廖岱岳、边疆红等六名区委抽调锻炼干部和街道领导房建伟、巫升龙,土地整备、城市更新、水务管理、城市建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社区党委书记等治水征拆攻坚一线临时党支部成员身先士卒,或现场商讨会战,或联系业主交心谈心,或协调施工单位调整优化设计,发挥了至为关键、无可替代的作用。
奋战在征拆一线的党员,以为党委政府分忧的老黄牛精神和亮丽实绩,突显党员的模范风采和带头示范作用。在支部一帮人的感召和带领下,“四条河”征拆一线工作人员不畏艰难、埋头苦干,攻克征拆道路上一道道难关、一个个堡垒。刘媛作为平湖街道征拆工作有史以来的首位一线女征拆组长,是在河道征拆进入攻坚关键阶段、一名外业组组长带领五名组员突然离职,且征拆工作面临人员断层、业务脱节的情况下走马上任的。当部门负责人代表组织找她谈话时,这位“女汉子”在面对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时,二话不说、义无反顾地挑起了重担。
在整治项目启动初期,新木社区70岁的退休老干部李运皇得知自家460平方米的物业在河道红线内,他以身作则,第一个站出来签约,还帮忙做其他居民的思想工作。该社区老村居民小组股份合作公司经理李曲华没日没夜地为河道征拆工作忙碌,去年11月,他带着测量队进场测绘时不小心踩到一块玻璃,小腿被划破,缝了六针,出院后马上又奔赴谈判第一线。
像这样舍小家顾大家、轻伤不下火线的党员还有很多,如带病工作的街道抽调干部“拼命三娘”王胜、放弃陪产假的街道金融基地办主要负责人肖优强等,他们怀着对平湖人民深厚的感情,凭着对平湖美好未来的信心,书写着征拆一线的感人故事。
创新突破敢做“首吃螃蟹者”,区街干部联手攻坚克难显神通
要按时完成复杂而巨量的征拆任务,按照常规方式和惯常思维几乎不可能,平湖街道在困难和压力面前敢想敢试,敢做“首吃螃蟹者”,以创新打开工作突破口,以非常之举措创出佳绩。
平湖街道在用好用足政府征拆政策基础上,活用资源,双轨并行,借力土地开发,大胆尝试捆绑城市更新模式,积极引进周边城市更新项目参与河道征拆,即河道征拆范围在城市更新红线内的,由意向开发单位提前介入,按照城市更新补偿标准先行进行征收并拆除,优先提供施工作业面,通过利用政府和民间“两只手”、两种资源,用“土地整备”和“城市更新”方式双轨并行,协同推进河道整治房屋征拆工作。
自河道征拆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多方协调,最终争取意向开发项目9个,征拆房屋158栋共50,332平方米。城市更新中心主任符涛带着该中心征拆“三剑客”李德强、任杰良和陈佩群“联袂出征”、见招拆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既保障了业主的正当利益,又大大加快了河道房屋征拆工作进度。
在河道综合整治房屋征拆工作中,龙岗区抽调三批12名干部到平湖街道锻炼。受此启发,平湖街道深化扩展在急难险重任务中考察和锻炼党员干部的思路,选取了六位新提拔的科级干部到征拆量及施工压力最大的君子布河项目,实行“包干到人,责任到户”,开展征收补偿工作,重点集中突破难点。
区及街道两级抽调干部到岗后,刻苦钻研征拆业务知识,利用专业特长和人际关系,积极协调上级治水提质部门及河道设计、施工单位解决了大批河道征拆疑难棘手问题。街道抽调干部“老征拆”黄伟平、林佳青和“女汉子”王胜、房秀华等在征拆工作中敢于担当、勤于走动、善于思考,以一颗真诚的心来说服和感化被征拆户,为提升房屋征拆效率和河道整治施工进度做出了突出贡献。
对于不影响河道行洪、符合排污标准、可拆可不拆的房屋,平湖街道想尽一切办法在上级方案基础上进行创新优化,多方协调上级有关部门及河道整治设计、施工单位现场勘查,科学优化设计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征拆量、节省财政资金。自开展河道征拆工作以来,该街道通过多方协调区水务建管中心及河道设计、施工单位共计优化施工节点10个,免于征拆房屋41栋,减少拆迁量21,980平方米。抽调干部、区环水局副局长刘波利用自身20余年的水务治理经验,主动承担起解决“四条河”征拆过程中技术难题的任务,在他的多方协调下,多个征拆方案得到优化推进。
善使“绣花功夫”科学施策,先公后私由易到难因应施策效果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的“绣花”精神在平湖街道河道征拆工作中得到贯彻,精细操作、精准施策,该街道以“庖丁解牛”的手法攻克千头万绪、艰巨繁杂的征拆工作。
切段包干,责任到人。平湖街道成立河道整治征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治水征拆攻坚实施方案,以河道为单位,指定一名街道领导主抓和统筹房屋征拆工作。在此基础上,街道又以节点为单位,对各河道征拆工作任务分段切割,采取化整为零方式,将责任逐段逐项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做到人人身上有担子、个个肩上有压力。同时,建立河道征拆责任倒查制度,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因应施策,各个击破。每两周组织召开一次“河长制”及房屋征拆工作汇报会暨征收疑难个案研讨会,定期听取各工作组关于河道征拆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解决征拆工作遇到的疑难问题,部署下阶段的河道征拆任务。自开展河道房屋征拆工作以来,平湖街道先后召开征收工作会议18次,化解各类房屋征收补偿疑难问题136个,确保了治水征拆工作顺利推进。
由易到难,先公后私。平湖街道通过积极帮助社区及辖区国有企业协调解决集体物业征拆涉及的交通、环保、民生保障等相关问题,争取社区对河道征拆工作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在此基础上,利用集体物业征拆示范效应,在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大力协助配合下,以点带面,稳步高效推进个人物业征拆工作。其间,社区股份合作公司和工作站给予了大力支持与配合,尤其是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地头熟”的优势,积极为街道工作人员牵线搭桥、穿针引线,参与并助力征拆谈判。每当征拆工作进入攻坚谈判、清租、拆除等关键阶段,治水征拆攻坚一线临时党支部成员都会第一个站出来,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时间紧、任务重、确权时间流程长的情况下,相关社区股份公司舍小家顾大家、识大体顾大局,对集体物业一律在测绘后先让出作业面。
“以人为本”化解棘手难题,将心比心春风化雨终获支持
征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存在很多法理上解释得透、情理上做不通的情况,平湖街道对此没有盲目强硬推进,而是耐心做群众工作,最终获得理解和支持。
平湖街道征拆工作人员既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征收补偿标准,耐心做好对被拆迁人的政策宣传解释工作,又坚持“以人为本”,巧用软实力、打好感情牌,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春风化雨般的柔情,攻克一个个看似无解的难题,实现了依法征拆、文明征拆、和谐征拆。新木社区有位单身妈妈带着孩子,靠经营一间小店为生,日子十分拮据,得知其赖以生存的商铺将要被拆除时,说什么也不干。对此,平湖征拆一线“智多星”李晓鹏和街道社会事务办主任黎蓉、文体服务中心廖锦华等工作人员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一方面主动替她寻找新的店面,另一方面又想方设法为她申请贫困补助。最终,这位单身妈妈被贴心周到的帮助、无微不至的关怀所打动,主动在征收补偿协议上签字。
在河道征拆工作中,有部分房屋权利人因为一时心结难以打开,从情感上难以割舍。对此,平湖街道征拆工作人员积极上门做思想工作,或嘘寒问暖,或倾情帮助,最终用真诚打动权利人。三大塑胶制品厂是平湖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之一,其厂房位于木古河征拆红线范围内。因在平湖打拼了30多年,厂房说拆就拆,一开始企业负责人怎么也过不了那道心坎。新木社区党委书记余小雄经走访调查,发现该负责人最大的心结是担心数十名有着几十年工龄的老员工的安置问题。为此,余小雄及时联系片区意向开发单位,很快解决了老员工的就业安置问题,厂房征拆难题也迎刃而解。
值得一提的是,平湖街道积极发挥舆论宣传在征拆工作中的减压阀、助推器和润滑剂作用,广泛借助和发挥报纸、电视、网络、微信等多种宣传媒介的作用,通过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舆论宣传,积极争取、广泛动员沿河企业、居民支持配合政府环保公益事业,引导树立生态绿色家园意识,营造宽松有利的河道整治和房屋征拆工作氛围,先后在中央和省市区各大媒体推出相关宣传报道115篇,通过微信公众号“最爱平湖”发出推文40余篇,极大增强了治水提质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影响力。街道宣传部还开展了“平湖征拆第一线”“永不言弃,看平湖逐梦前行”河道综合整治系列宣传活动,树立了一个个就在身边的鲜活榜样,激励街道上下攻坚克难、共建共享。
如今,营造水清岸绿、人与自然和谐的平湖已成为平湖人的共识。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创造,未来的平湖必定是政通人和、幸福安康的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