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经济前沿

“自动化”技术创新领跑汽车制造

上海冠致充分汲取德国车企的工作标准和规范,采用“中西结合”策略,打造出企业独特市场竞争力

□ 于新泽

未来世界是什么样?无人便利店遍地开花、智能机器人取代人类劳动力、环游世界变成畅游宇宙……然而这一切的想象都将建立在“自动化”技术发展的基础之上。正如伦敦大学教授彼得·弗雷兹所说:“自动化技术将塑造未来。”

2000年初,国内城市里车水马龙,路上行驶的汽车即便是知名的国产品牌,使用的汽车零部件却大部分来自进口。虽然汽车车身生产线系统集成行业被国外公司垄断,但总会有人踽踽独行,打破僵局,他就是在系统集成行业沉浸20多年,现任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冠致》)董事长兼总经理的陆颖。

最短时间占技术制高点

同行人都称陆颖为“创造奇迹的人”。他用丰厚的行业经验和独特的企业管理方法,让一家初创企业在4年内迅速跃升至行业排名前三位,销售收入从2013年的460万美金迅速增至2017年的1.1亿元美金。“用最短时间占领技术制高点。”陆颖说道。正是凭借着这种高效的理念和对先进前沿技术的不断探索,陆颖带领上海冠致取得如此神话般的业绩,也攻下了第一个大客户——上汽大众。

陆颖带领研发小组核心成员耗时三年,夜以继日的钻研,历经大大小小数十次的改型和自我否定,克服了多项技术难点,研发出“控制多气路间自由切换的自动切换装置技术”,使设备的切换重复精度达到正负0.04毫米,切换速率为2秒/次。此项新技术为上汽大众的关键项目节省时间达1120小时,同时也节省了国外空运零部件的高成本。最终,陆颖带领的团队在强手如林的德系供应商中脱颖而出,由此拉开了国内设备替代欧标产品的序幕。

冠致为上海大众设计的新明锐、速派、凌度-侧围落水槽激光钎焊三车型柔性自动化生产线,是目前大众汽车全球工厂中最大、自动化工艺最复杂的激光房焊接工位,并且保持着很高的良品率,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吸引了欧美汽车巨头纷至沓来,积极寻求与上海冠致在海外的合作。

上汽大众项目的成功让上海冠致声名大噪,随后相继在长安福特、上汽大众、吉利沃尔沃、长安汽车等一线汽车企业中获得多个项目总包资质。截至目前,上海冠致已成为大众、福特等国际一线汽车厂的核心供应商。

“青出于蓝胜于蓝”

一个初创团队,短短数年内战胜老牌德系企业,不仅在于它拥有先进前沿的技术,更是得益于陆颖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管理能力。

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陆颖,1993年便进入自动化系统集成行业,先后在多家国际顶尖企业任职。2008年时,陆颖便已晋升至FFT EDAG中国区业务总监。在与国外同行人共事的过程中,充分汲取德企的工作标准和规范,这对陆颖的个人创业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陆颖创立的上海冠致脱胎于德企,却优于德企。不仅汲取德企的精华,更是优化了德系供应商的不足之处。在管理上采用“中西结合”的策略;在生产管理上,保留外资固有的流程和严格的标准,成立一年后即斥资使用SAP对项目运行实施管理;在采购和成本控制上,简化运营流程,减少内耗;在人员管理上,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激发全员工作热情。如此,上海冠致便拥有了传统外资企业所不具备的独特竞争力。

强强联手谋双赢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的管理者,陆颖孜孜不倦地带领团队不断突破,先后带头研发出了18个技术发明专利,不仅让企业拥有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力,更是对整个自动化集成行业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上海冠致优秀的技术研发能力,吸引了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全球第6聪明企业”的科大智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于2016年进行资产重组,为企业进一步壮大提供了新动能。

此前,科大智能已拥有智能物流管理系统、复杂算法研究、AGV自动小车、智能移载机等设备。上海冠致注入科大智能之后,强大的自动化产线集成无异于躯干将手(智能移载机)和脚(AGV)有机联系在一起。两家企业的强强联手为国内尽快找到实现全产业链自动化的整体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2018-09-17 上海冠致充分汲取德国车企的工作标准和规范,采用“中西结合”策略,打造出企业独特市场竞争力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3808.htm 1 “自动化”技术创新领跑汽车制造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