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婧妤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副总经理隋强近日表示,下一步深化新三板市场改革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三个不动摇,即坚持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服务宗旨不动摇,坚持提升市场融资效能的目标不动摇,坚持持续巩固市场的特色制度不动摇。
隋强透露,现阶段新三板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完善市场融资功能,提高投融资对接效率,既要优化现行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发行机制,也要积极应对优质企业大规模融资需求和新经济企业的独特制度需求。因此,将考虑如何在现行小额融资制度上增加大额融资制度供给,在股票融资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品种,如优先股、可转债等。
“中国新三板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近日在京举行,隋强是在该论坛上作出上述表示的。他表示,新三板后续改革仍需以市场分层为抓手,着力解决发行融资、并购重组、交易定价、政策衔接等方面的市场“痛点”,全面提升市场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等核心功能。
隋强说,新三板改革的首要目标是完善市场融资功能,提高投融资对接效率。现行发行制度是新三板建立初期的统一安排,随着市场发展阶段的提升,挂牌公司对差异化的融资制度需求日益强烈,融资制度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有待进一步提升。
就此,隋强表示,新三板要推进融资制度改革,提高融资效能,既要优化现行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发行机制,进行更为便捷的个性化安排,也要积极应对优质企业大规模融资需求和新经济企业的独特制度需求。他透露,下一步将考虑如何在现行小额融资制度上增加大额融资制度供给,在股票融资的基础上提供更为丰富的融资品种,如优先股、可转债等。
“当然,仅仅有融资制度单方面的改革是不够的,提升市场融资功能,还需要进行相关配套制度调整,改善市场流动性,发挥市场交易定价对融资的促进作用。”隋强说,交易活跃不是新三板所追求的目标,但流动性低迷及其可能引发融资功能退化等一系列负面影响,必须引起重视。“我们考虑的是,交易定价功能的完善,要在完善融资功能的前提下统筹安排。”
此外,隋强还提到,新三板市场建立在主办券商推荐和持续督导制度上的市场化遴选、约束机制,为进一步发挥公司在融资、并购重组上的自主决策提供了可能。建立多元交易机制可以为不同流动性需求的股票提供交易支持;对于市场大多数的小市值股票,做市制度发挥了较好作用,可在扩大做市商队伍、建立做市激励约束机制方面做进一步探索。
与此同时,新三板市场积累了一大批优质的新经济企业,又有严格的适当性管理做保障,可以在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等股权激励工具,以及如何适应科技创新公司在发展中保留创始人控制权的需求方面,作出新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