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善锋
沂源县是“山东屋脊、生态高地”,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优势得天独厚。为了让领导干部进行重大决定时更充分考虑生态因素,努力将沂源的自然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胜势。近年来沂源县审计局在山东省审计厅、淄博市审计局的统一部署下,先行先试,敢于突破,全方位探索实行了镇级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八步法”, 理清离任干部“生态账”。
精研法律法规明确定责依据。沂源县审计局组织审计人员认真学习了自然资源资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同时,为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审计组还认真学习了审计署审计要点和操作指引,使审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不打无准备之仗。
实行联合进点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部门结合,联合纪委、组织部、审计局,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合并召开审计进点会。此举既提高了被审计镇人员的思想重视程度,也为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抓好前期调研明确审计重点。审计组与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提前搞好对接,了解被审计镇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各项法规执行情况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审计重点,按照问题导向的原则集中精力抓好重点事项,确保有限精力用到刀刃上。
突出外围调查获取审计资料。针对水资源、森林资源,审计组利用审计实施阶段中的一半时间以上,到林业局、水务局、水资源办办公室、环保局对有关资料进行调查取证,全面掌握了有关资料。
抓好现场审计做实审计证据。通过座谈了解、审查文件资料、关联数据核查、实地进行核查等形式做实审计证据。具备矢量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审计条件的审计组可采取数据比对、信息关联、叠加分析、变量提取、分类统计等审计技术方法探索审计,扩大审计成果。针对审计疑点,深入现场获取资料,确保审计取得实效。
充分沟通交流确保认可结果。针对审计查出的问题,抓好与相关干部沟通交流,全面落实审计问题,确保审计查出问题真实有效、符合规定、得到认可。根据审计需要,审计组也可征求各相关职能部门意见,保证审计查出问题依据充分、定性准确、责任界定符合要求。
精心撰写报告注重审计利用。在撰写报告时,把“可用、能用、好用”放到第一位。既要全面揭示存在的突出问题,也要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同时还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措施,促进被审计镇加强体制、机制建设,抓好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联合职能部门推动审计整改。强力推动,联合各职能部门,督促被审计领导和被审计镇抓好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最终达到推动领导干部依法履行职责,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下一步,沂源县还将继续完善现有措施。探索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同时进一步抓好人才建设和技术平台建设,并健全资源资料管理。努力为审计工作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人才、技术、数据保障,让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