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圳市光明新区玉塘党工委紧紧围绕新区加快建设“四城两区”目标,以打牢城市品质基础、提升城市品位水平、增强城市品格保障为工作导向,积极探索由“施政理念、干部保障、精神追求、工作艺术、实践探索”等元素构成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新模式,并将红星社区作为示范点,不断巩固和加强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延伸和深化党建凝心聚力效应,探寻和推动党群互促共进、上下各级高效联动、辖区各组织各单位协同参与的基层社区治理体系,着力打造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社区。
□ 王 欢
红星社区位于玉塘办事处南部,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约1.5万人,其中户籍人口218人;红星社区党委下属党支部5个,党员42人。2017年以来,玉塘党工委抓住基层组织换届年的契机,选优配强了社区党委、居委会、股份公司“三会”各套班子,顺利完成党委和股份公司“脱钩”,进一步健全理顺工作机制和议事决策规则,形成了以社区党委为核心、各类组织积极参与和有序运转的治理架构。
以此为基础,玉塘党工委进一步聚焦基层治理深层次和源头性问题,坚持党建引领,创新“12345”工作机制,即一个核心:社区党委领导核心;两种模式:多方参与社区共治模式、党员带头示范工作模式;三种联动:一是上下联动,即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联动,二是条块联动,即强化部门单位间的指导作用和内部联动,三是内外联动,即动员社区各方力量,建立家园共建共享机制;四种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队伍保障、机制保障;五个目标:建设先锋、安全、文明、和谐、幸福“五个红星”。
红星社区挥舞党建“指挥棒”,唱响社区基层善治新旋律,推动基层治理重点工作高效落实,2017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平稳健康、社会治理安定有序,获得上级党委和社区党员群众的普遍认可。其中,新村片区提升工程获新区2017年度城市品质提升强基惠民精品项目奖;今年上半年红星社区每月城市品质综合考核稳居全区前五,并连续4个月获得全区第一。
先锋之声,“榕树下”的党群同声“大合唱”
红星社区党委坚持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选取红星文化广场人流密集的位置,以该地的一棵榕树为标志,打造“榕树下”开放式组织生活品牌,引导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并以此为平台,开展多样化的特色组织活动。
政治生活向群众展示。红星社区党委将“三会一课”计划在“榕树下”进行公示预告,把组织生活空间从会议室延伸到公共区域,搬到广场中、搬到群众身边。比如,在群众当中召开组织生活会和进行民主评议党员,现场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面向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向群众公开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作出整改承诺,让群众认识组织生活、监督组织生活,进一步提高党员身份意识、履职意识,促进组织生活的规范化、常态化和高质量开展。
宣传阵地向群众延伸。在“榕树下”摆上党课讲台,玉塘党委书记带头在“榕树下”讲党课,并结合宣讲团送党课、书记微讲堂、专题研讨学习会等,开展开放性学习,既是自我提升学,也是带领群众学,起到了良好示范效应和宣传效应。同时,将党群服务、特色党日活动有机融入,实现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相统一。开展“榕树下·红凳子”党群宣讲系列活动,除宣传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也贴近群众讲身边生活,讲民生热点,并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党群互动交流,运用有奖竞答、趣味运动、现场体验等形式,提高活动趣味性,得到辖区群众的普遍支持和踊跃参与。
社区事务引导群众参与。红星社区党委讨论涉及公共服务事项工作时,采取邀请群众代表参加、发放征求意见卡片、听取现场群众发言、设立群众“心愿墙”等方式,认真听民声、集民智,并结合“党代表接待周”“驻点工作日”等工作安排,组织驻社区党代表、办事处驻点领导到“榕树下”察民情、体民意,推动“身边事,大家谈,共同议”,将党的组织生活和联系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紧密串联起来,推动党群互促共建,在“榕树下”厚植“党群情”。
和谐律动,区域联建奏响社区共治“交响乐”
联建共建促和谐。红星社区党委统筹股份合作公司、警务室、社康中心、网格站、社工站及“两新”组织等驻社区单位和群团组织,实行党建联建,建立区域党群共建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商讨和研究推动社区各项事务,加强工作的交流和活动的对接,提升整体工作效能。2018年上半年统筹各联建单位开展“社区安全‘四防’运动”(防火防盗防骗防拐),社区党委联合有关联建单位,开展视频滚动播放、安全知识宣讲、体验互动活动等20余期,驻社区民警上台为居民讲防盗防骗知识,网格站负责人给群众演示消防器械的使用,吸引了1500余人次参与;大力推动群防群治,定期组织力量深入居民住宅、企业、“三小场所”,开展电瓶车违规充电清理、消防隐患排查等集中整治行动,今年以来组织统一行动12余次,排查安全隐患382余项,全方位织密群众安全“防护网”。
服务群众瞄靶向。建立网格化驻点联系工作新机制,社区驻点团队在“四定四全”工作法的基础上,创新“定片区”工作模式,以原有社区网格为基本单位,建立驻点服务片区,完善片区“1+1+N”工作单元,即每个片区配备1名办事处驻点干部、1名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加N名网格员。实行片区驻点干部及挂钩社区党委成员共同负责制,通过点对点、面对面的服务,不断增强联系服务群众“渗透力”。立足深入调研、分级研判,聚焦民生关切、长远发展,在办事处的支持下,红星社区今年投入840余万元,全面推动社区美化亮化、文化宣传、综合提升等7项强基惠民工程;投入180余万元,大力实施居民体育健身、青少年培训教育、传统文化宣传展示等23项“民生微实事”,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民生基础,在共建共治的基础上,与全社区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统一节拍,上下联动齐演重点攻坚“三重奏”
红星社区对基层治理中的重点难点工作和历史遗留问题,善于蓄势借力,多方统筹,高位推进,顺势而为,充分联动新区、办事处、社区三级部门资源,高效集结力量,层层压实责任,形成攻坚克难的雄厚合力。
红星社区“龙湖别墅群”属“0962前历史遗留建筑”,是光明新区一级水源保护区内最大的遗留建筑,也是中央环保督察整改重点对象之一,涉及27个地块、25栋建筑物,总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因历史久远,成因复杂,利益关系交织,整治难度高。
为彻底解决这一“痼疾”,2018年,玉塘党工委把龙湖别墅土地整备和清拆列为年度“六个歼灭战”的“一号任务”,统筹办事处各职能部门及社区党委班子,开展持续两个月的“边谈判边清拆”攻坚,与25名权利人进行了400多场谈判,实现业主从“严重抗逆”到“逐步配合”再到“主动清退”的转变,最终全部达成一致共识,自愿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提前半年完成清拆艰巨任务,为地区长远发展和生态有效保护打下了坚实基础。
同频共鸣,“五个红星”谱写基层善治“进行曲”
红星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和职能优势,凝聚推动基层治理各项工作的强大“向心力”,先锋、安全、文明、和谐、幸福“五个红星”建设成效初显。
“先锋红星”:以“党群共治,‘星’动社区”为主题,打造“党建‘星’风采”党建景观,主动占领党的宣传阵地,在社区形成浓厚的党建氛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儿童“四点半学校”、图书阅览室、星光老人之家等功能室广受群众欢迎,并顺利完成标准化考核验收。
“安全红星”:“天眼”系统全面覆盖社区各街区,群众安全“无死角”;建设16个“小绿人”充电站,共63台充电桩,解决了群众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问题;红星新村(城中村)整体规划消防通道,建设2个微型消防站,投放消防箱56个、消防栓20个,推动社区消防工作更加精准化、细致化。
“文明红星”:结合文明创建工作,打造市级垃圾分类回收示范点,全面动员环卫工人、居家老人、青少年等各类群众,开展宣传培训、互动学习等教育活动24次,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积极性;打造文化长廊,积极宣传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区文明创建系列活动,提高居民“主人翁”意识。
“和谐红星”:社区党员志愿者、社会工作者身影随处可见,各类特色志愿活动为社区居民生活增色添彩;“星光老人之家”为社区长者提供高质量的关怀和服务;依托职工服务站和专业化职工服务队伍,打造新区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推动劳资纠纷联动调处和互信合作平台建设。
“幸福红星”:通过网格化、精细化、精准化治理,及时排查解决群众身边小事、难事,常态维持良好的社区环境卫生、市容秩序,妥善维护社区市政设施,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社区环境。
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是当前社区的历史性命题。玉塘党工委顺应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大势,以基层党的建设为切入点,广泛团结社会力量,凝聚群众共识,将基层党委统筹协调的政治优势、机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层次分明、节奏清晰、配合协调的联动效应,使各类组织机构工作效能最优化和最大化,为探索社会治理科学化、现代化、民主化谱写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篇章,奏响了基层善治的“红星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