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评论

别让个人信息泄露“尾大不掉”

□ 颜之宏

最近,有消费者反映骚扰电话出现了新花样,对方一开口就称自己是茅台酒厂的,免费请你品尝酒水,只需付快递费10元和保价费29元……直接进行小额诈骗。更为惊讶的是,有的骚扰者不仅知道你刚买了房,还知道你有多少房贷,甚至连你的姓名、住址等也知道。

从“误打误撞靠运气”到“精准定制有底气”,骚扰电话这些情况的出现,提醒人们必须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否则你的个人隐私、账户安全等出现敞口而你却蒙在鼓里。

近年来,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等先后公布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等管理法规,网络安全法也于2017年6月在全国实施。

然而,信息泄露的速度并未迟滞。360威胁情报中心发布的《2017政企机构信息泄露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据测算,仅2017年1月~10月,国内网站共可能泄露信息51.2亿条。

为此,公民个人要加强自身信息的安全保护,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单位和企业要严控个人信息泄露;同时,公安、司法和网络监管部门要严厉打击倒卖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活动,以遏制公民个人信息泄露蔓延之势。

2018-08-28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889.htm 1 别让个人信息泄露“尾大不掉”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