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

智慧海淀: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北京市海淀区力争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大脑”,形成较完善的感知、互联、分析、响应、应用五大系统,初步实现智能化城市治理体系

□ 本报记者 李宏伟

“通过远程医疗技术,当地居民不用坐车排队挂号,就能在家门口让大医院的专家为自己看病。”“智慧平台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在线生命体征监测,每天定时提醒老年人服药。老人还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智能呼叫。”“在‘教育云’平台,通过巡查设备、终端设备、APP移动设备对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数据转化,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这仅仅是北京市海淀区在“智慧卫生”“智慧教育”建设方面的缩影。

近年来,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过程中,北京海淀区摸索出了一条持续推进改革先行先试、强化创新制度和政策供给的新型发展道路,科技创新跑出了“加速度”。

日前,在北京海淀区“智慧海淀”建设媒体交流会上,北京市海淀区经济和信息化办公室主任何建吾表示,海淀区率先以购买服务方式建成了全国首家区级综合性政务云平台,并首批通过了中央网信办政务云网络安全审查,并获“增强级”认证;率先在北京市实现区级公共服务区域免费无线网络全覆盖;率先建成北京市首个区级政务光缆专网,实现了万兆到汇聚、千兆到楼层、百兆到桌面的网络速度。

智慧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

近日发布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2018)》指出,北京市人工智能企业60.96%聚集在海淀区。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区在“智慧城市”的创建上无疑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在智慧教育方面,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教育信息生态系统,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主流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建成智慧教育光缆专网和视讯平台,实现全区校校通和视讯通;完善海淀区教育改革与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平台、海淀区教育系统干部管理信息平台等26个软件平台;以保证学校基础信息化需求为原则,保障新改扩建校信息化配套设施建设,加大对薄弱校的信息化投入,支持具有试点意义的探索类信息化项目。

科技创新应用推动智慧教育向2.0时代迈进。随着智慧教育建设的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全方位、深层次融合,智慧教育“一网一云四平台”的软件服务体系总体架构雏形初现,支撑海淀教育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

在智慧卫生方面,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设海淀区区域医学诊疗平台,将所有影像、检验、检查等系统接入该平台,实现区域卫生系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实现海淀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

在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方面,实现办事指南统一展示、网上预约、申报、查询、推送等功能。建立创新服务需求统一受理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平台,发布创新服务二维码,集成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政府服务方式,实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的建设目标。实现区网上服务大厅、各委办局政务服务门户与北京市统一实名认证服务对接,达到各类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应用汇聚、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效果。

值得关注的是,在政务决策支撑方面,海淀区以购买模块化服务的方式为区属单位快速搭建政务办公系统,实现了全区网上公文收发全覆盖,达到了公文流转无纸化传递,节省了财政资金。同时,建成海淀区政务大数据基础平台, 推进了政务大数据的统一归集、统一处理、统一管理、共享共用,深化了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有效提升了区级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

“城市大脑”建设进入快车道

今年2月,海淀区政府与百度公司签署《建设海淀区“城市大脑”合作备忘录》,标志着海淀区“城市大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政企将合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构建新型城市形态,打造科技城市、科技政府、科技公民和人文社区提供重要支撑。”何建吾表示,海淀区到2020年,基本建成“1+1+1+1+1+N”的“城市大脑”体系,形成比较完善的数据治理体系。

具体来说,2018年重点梳理“城市大脑”关键指标体系,搭建“城市大脑”沙盘,编制“城市大脑”顶层设计,启动“城市大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2019年扩大创新应用,实现核心区域传感器全覆盖,初步建立城市感知网络。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大脑”,形成比较完善的感知、互联、分析、响应、应用五大系统,初步实现智能化城市治理体系。

何建吾介绍说,“1+1+1+1+1+N”的“城市大脑”具体包括:一张统一的感知网络,一个统一的三维治理地图和城市孪生体,一个综合的城市大数据共享平台,一个统一开放的“城市大脑”分析平台,一个“城市大脑”可视化指挥平台,N个创新应用。首先,实现城市运行状态的实时感知和快速反应,打造更安全的城市。其次,实现精准化、智能化、精细化城市服务,打造更宜居的城市。最后,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更高质量的经济体系。

何建吾表示,海淀区将继续推进智慧教育、智慧卫生、智慧社区、街镇项目等一批民生服务项目建设,全面增强民众获得感。

2018-08-21 李宏伟 北京市海淀区力争2020年基本建成“城市大脑”,形成较完善的感知、互联、分析、响应、应用五大系统,初步实现智能化城市治理体系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711.htm 1 智慧海淀: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