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 聪
“不出村就能挣钱,在以前俺连想也不敢想,现如今村里建起扶贫工厂,我赚钱顾家两不误,实现了脱贫致富梦,国家政策真是好!”在安徽灵璧县娄庄镇姚山村扶贫工厂里,贫困户刘翠芹一边干着活,一边高兴地说。
2017年,灵璧县启动扶贫工厂项目建设,在每个贫困村建设一个扶贫工厂,畅通农村群众就业渠道,拓宽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路。去年8月,姚山村扶贫工厂建成运营后,积极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入厂就业。目前,姚山村扶贫工厂共有工人128人,其中签订长期用工协议的贫困群众81人,占全部用工人数的66%,占村里全部贫困人口的13%,实现了贫困人口不出家门就能就业赚钱的梦想。
“能到工厂里上班,以前我都不敢想。现在工厂就建在离家不到200米的地方,我每天都去上班,一个月能拿1000元左右的工资。”灵璧县尹集镇霸王城村贫困户张少华今年67岁,一直以耕田种地为生。村里建成扶贫工厂后,张少华被吸纳进厂务工,经过培训,很快掌握了操作技术,成为一名上班族,每天工作精神劲十足。灵璧县在扶贫工厂规划建设中遵循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根据贫困群众实际情况进行“量体裁衣”,鼓励支持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小的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入厂,让年龄大、无技术、离不开家的人群能够实现就业。
扶贫工厂除了能够广泛带动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外,入驻企业每年缴纳的租金,还可以显著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现如今姚山村扶贫工厂生产的渔具产品订单不断,供销两旺,经济效益大好。根据协议,入厂企业每年将向村集体交付5万元租金,有力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以前村里没有什么可靠的经济来源,很多想办的事办不成。现在我们把扶贫工厂的租金收入款专项用于发展其它村集体经济和村级扶贫事业,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底气’更足了,圆了自己多年的梦。”姚山村支部书记感慨地说。
目前,灵璧县共建成扶贫工厂73个,其中加工业68个、养殖业1个、种植业4个,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县扶贫工厂共安置劳动力1977人,其中带动贫困人口就业929人,人均月工资达到 1803元,全县贫困村集体平均收入达到3.5万元。
对贫困群众来说,扶贫工厂不仅是“输血”,更是“造血”,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根源上避免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