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刘梦雨报道 生态环境部日前通报了近期地方查处的5起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典型案例。这次集中通报释放了生态环境部和各地各相关部门对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严惩不贷的强烈信号,表明了各级环保、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持之以恒严肃查处的坚决态度。
据了解,生态环境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制定《防范和惩治领导干部不当干预生态环境监测活动管理办法(试行)》,构建责任体系,细化干预情形,强化责任追究。同时,已与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建立移送适用行政拘留环境违法案件的机制,对查实的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案件,对涉嫌犯罪的,依法将证据材料移送公共机关处理;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建立联合惩戒和信息共享机制,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监督举报纳入“12369”环境保护举报和“12365”质量技术监督举报受理范围。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根据《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3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排污单位和环境自动监测运维机构开展数据质量专项检查。检查工作结束后,将对检查出的问题予以通报,对发现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