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改变传统 玩转智慧化开采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加快推进机器人替代作业,让数据多跑路、机器多干活,仅水煤公司一个智能工作面就创造效益1亿多元

□ 本报记者 孙 俨

□ 魏 东 刁琳波 左亚鹏

一提起煤矿,人们的脑海里或许会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头顶矿灯,一脸炭灰的矿工在狭窄的工作面上辛苦流汗作业,随时还面临着水、火、瓦斯等危险侵袭。

近日,记者来到山东能源新矿集团的水煤公司,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场景:工人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智能调度中心里轻点鼠标,井下工作面所有的采煤、放煤、运输等生产活动都能远程操作,现场工作情景及瓦斯浓度、一氧化碳含量、煤尘浓度等有害气体指标,在高清LED显示屏上一览无余。如今,现代化高新技术的应用正在改变着该集团传统煤矿的发展模式。

打造智能采掘工作面

“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为方向,我们正打造一批智能采掘工作面,要彻底改变传统煤炭生产人海战术。同时加快推进机器人替代作业,让员工少跑腿、数据多跑路、机器多干活,实现矿山‘无人或少人’,形成完整的智慧系统、智能运行、绿色开发的新模式。”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张若祥告诉记者。据介绍,新矿集团发展地域涉及山东省内7个地市,省外7个省区,拥有各类煤矿42对。矿井多、灾害全,特别是山东省内老区矿井开采历史久,在籍巷道达到了85万米,多个矿井已开采5个水平以上。“生产系统日益复杂,安全管理压力十分严峻,传统的管理手段,已经无法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高效运行。”

在水煤公司ZF3803工作面,记者看到,伴随着综采机齿轮飞快地旋转切割,煤炭如溪流般地落在皮带上快速运出。“现在叫‘可视化远程干预’生产模式,就是人的视听感官都能延伸到工作面了,身临其境监控安全生产,这在以前连想都不敢想。”机运服务经理常仁强感慨道。该公司还在以太网的基础上建立统一通信协议平台,设备数据、高清视频能够高速上传和控制信息实时下达,控制延时不超过500毫秒。“自从建成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以后,让我们远离了脏、累、苦、险的环境,真正感受到了智慧开采带来的实惠。”对此,水煤公司采煤工梁洪涛心里有说不出的兴奋。

工效提高5倍

ZF3803工作面随着开采的不断推进,已成为典型的孤岛小煤柱,面临着冲击地压、瓦斯等重大灾害,安全生产管理难度极大。从去年开始,该公司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设了一体化矿山系统设计平台。“我们在控制中心就可对工作面采煤机远程干预控制,完成皮带输送机、刮板机等设备的启停工作。”梁洪涛告诉记者,自2017年11月8日这个工作面投入智慧化生产后,工效提高了5倍,工作面作业人员从每班30人减少到4人,上下两巷实现无人。“不仅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每年还减少用工成本300万元。”截至目前,水煤公司智能工作面已累计采煤100多万吨,创造效益1亿多元。

目前,新矿集团正在抓紧建立智慧管理系统,今年智慧化开采工作面将达到18个。“我们还充分利用千兆以太工业网,发挥大数据应用中心作用,涵盖了生产、设备、财务等主要业务领域,将实现智能化指挥、自动化调度和跨千里运营管控,以此来解决矿山生产与管理的复杂多变、作业环境恶劣等诸多行业难题。”该集团董事长张若祥表示。

2018-07-13 孙 俨 魏 东 刁琳波 左亚鹏 山东能源新矿集团加快推进机器人替代作业,让数据多跑路、机器多干活,仅水煤公司一个智能工作面就创造效益1亿多元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038.htm 1 改变传统 玩转智慧化开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