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视窗

追寻光影绮梦 对标世界一流

□ 许晓青 黄 扬

6月25日闭幕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交出靓丽答卷,旨在打造亚洲一流、对标“世界顶级”的这一国际电影盛会,再次刷新纪录。

过去10天,500多部各国影片和千余中外影人在上海聚首。这座海纳百川的国际都市、这个中国电影的梦想摇篮,敞开胸怀,拥抱电影,拥抱世界……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姜文说,上海国际电影节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跨越三个世纪,历史悠久的电影文化基因,深深融入都市的血脉和肌理。电影归根到底是一种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归根到底要依靠创新。中国改革开放40年,电影节本身也是创新的产物。

上海国际电影节正是这样一个平台。新人辈出,佳片云集,从电影创投到国际电影市场,从亚洲新人奖到金爵大奖,一步一脚印,推动中国电影、亚洲电影、世界电影不断成长。近年来,又有“一带一路”电影节联盟,从生根发芽、到茁壮成长,“电影节的朋友遍天下”,一起做活、做大、做强电影产业。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

从1993年的第一届,到2018年的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弱冠之青年,英姿勃发、桃李芬芳。进入新时代,上海国际电影节经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指定,成为新设立的电影节委员会首批成员,中国电影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彰显。进入新时代,上海国际电影节为中国电影“走出去”增添更多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国际新片和知名影人抵达上海,向世界推介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进步,也是中国电影产业的进步,更是擦亮文化“金名片”、打造“上海文化”品牌的进步。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四大品牌”建设不断加速,能级不断提升,集中呈现于电影产业。所以,上海国际电影节好比是现代电影工业的风向标,好比是中国融通世界的文化之窗。

人们高兴地看到,上海国际电影节每年都有新变化、新进步。其实,这种变化和进步所折射的,是世界文化在上海的合作交流不断加深,上海文化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不忘初心,上海始终站在中国电影、亚洲电影、世界电影的潮头。以电影的名义,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近30个国家的电影节机构代表在上海发出共同声音。面向未来,上海国际电影节必将成为世界电影合作共赢的推动者、践行者!

2018-06-29 许晓青 黄扬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476.htm 1 追寻光影绮梦 对标世界一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