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风采

水墨人生淡定豁达 丹青世界精益求精

——记江苏扬州书画名家王开顺

□ 本报记者 林爱民

□ 杭家珍

王开顺,扬州人氏,号静墨斋主人。据中山书画苑提供的资料显示,其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扬州大学客座教授。初时,他师从书法大师武中奇,得其亲授,他醉心好学,潜心揣摩,始得书法真谛。他于真、草、隶、篆无一不精。个性突出,书艺大进。尤为蝇头小楷,自成一派,功力深厚。其作品多次获全国书画大赛金奖、银奖,并被国家机关所收藏。

观其字,没有世俗媚态,字里行间,有襟怀坦荡男子汉风度。他的字,沉雄挺拔,庄重遒劲,神韵高古。其用笔,简洁而流变多端,奇宕而出新致,通篇浑然一体,不加雕饰,一气呵成。

他擅蝇头小楷,在急功近利的今天,实为少见。他以率真做人,以性情写字。其代表作《唐诗三百首》,岂止是字?实为艺术明珠。他耗费时日,饥不知食,寝不着席。整幅作品,字字精湛,笔笔严谨。规范工整,功底深厚。佳作的问世,在扬州书画界,好评如潮,“王小楷”之雅号,贯古城扬州,无人不知。

王开顺集书、画、篆刻于一身。在扬城知名度很高。早年,他拜中央美院陈谋、董淑芬等教授为师,得其指点,他的山水画作显山露水,个性突出。

画是缘物寄情的产物,是传统哲学思想的“天人合一”。是物我两忘的体现。他把造化的神奇、河山的雄秀与自己旷达的内心,巧妙地交融在一起,自成一体。

他笔下的山山水水,怪石苍松,满而空灵,气韵生动,画面洒脱。层次分明,舒卷自如。观其画,绝无随笔杂凑、零星补足之弊端。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线条苍劲拙朴,庄严深邃。

他的画,笔精墨妙,意足韵丰,浑然天成。观他的画,不仅是笔墨勾勒出的丘壑,更显现出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力,是他对山水画传统的深层领悟。

他为人文静谦和,温文尔雅,真诚厚道。他喜交朋友,不加掩饰,待人毫不矫揉造作。他重视情感投资,勤于公益事业。他身兼多职,而乐不知疲。冗务缠身而绝无怨言。

欣赏王开顺的作品,更欣赏他的为人。他的作品平民化,是一位多产艺术家,市场前景极为看好。然而,他思维丰富,头脑活络。在市场化的资本运作中,他摒弃艺术家的自负与清高,置别人风言冷语而不顾,毅然决然下海,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儒商排头兵。他的思维模式,他的理念,他的实践,对扬州文化产业的推广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笔者有诸多画界朋友,也拜访过许多画室或斋主。市区惜土如金,寸土寸金。画馆斗室居多。而他在红园的工作室,岂止书斋画室?其面积之大,规模之巨,可比展厅,让人刮目。

楼下销售文房四宝、小件作品。楼上高调,陈列似龙门阵,悬挂着字画,陈列着书籍。传播是文化,交易是商品。这里有大师力作,也不乏名人字画精品。繁荣文化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它满足日益发展的大众消费,适合爱好者收藏、满足馈赠亲朋人士的需求。

为发展文化产业,他拓宽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结构又有了新调整。追求格局完美,招商引资,欢迎有识者加盟。在他心中,放飞梦想,是他人生的追求。

产业要做大、更需做好。随着古城巨变,新的产业基地已落实于宝地——花都汇。

花都汇,坐落于瘦西湖畔。古邗沟、上方寺环绕左右。芳名姣美犹窈窕淑女。清风拂柳似风情万种。这里环境幽静,交通方便。新店面古色古香,文化氛围浓厚。其范围之大,招商之广,装饰之豪华,堪为扬城一流。

2018-06-22 林爱民 杭家珍 ——记江苏扬州书画名家王开顺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144.htm 1 水墨人生淡定豁达 丹青世界精益求精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