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敏 方 露
这段时间,安徽合肥经开区高刘社区财务中心主任汤泽尘有点忙,24个行政村的会计人员正在编制村级预算,而他要做的工作就是指导和审核村级预算,“未来,年初预算中包含的项目才可以支出,不在其中的原则上不允许支出。”
为进一步规范村级村财务管理,合肥经开区财政局在全国率先将预算管理制度引入村级财务管理,从今年起,对村级财务收支实行预算管理。
引入预算管理
财务收支有计划
“没有什么计划性,只要手续齐全,报什么支什么,报多少就支多少。”汤泽尘说,以后的状况可能就不太一样了,24个行政村年初编制的预算表要全部汇总到他的办公桌上,“当有人来报账时,我得先看看项目在不在预算中,支出金额有没有超标,村里花钱也不能随心所欲了。”
从今年开始,合肥经开区率先将预算管理制度引入村级财务管理,制定出台了《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村级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对村级财务收支实行预算管理。
合肥经开区财务中心副主任刘卫兵说,以前行政村花钱完全没有计划性,一旦遇到急需花钱的情况,很容易措手不及,特别是到了下半年,村级的正常运转也会受到影响。
“今后,率先将财政预算管理制度引入村级财务管理,他们年初就要编制一年的收支,相当于对村级财务的理财。”刘卫兵介绍。
实行预算管理
花钱花得“更靠谱”
在认真调研政策法规、外部做法和区情实际的基础上,合肥经开区财政局制定了《村级预算方案》和预算编制说明,并充分征求经开区农村发展局、高刘社区委等部门的意见,反复酝酿,力求《村级预算方案》的可操作性。
3月下旬,经开区财政局召开了区纪工委、农村发展局、高刘社区委和24个行政村参加的村级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布置动员会,管委会分管领导出席了动员会,并作了重要讲话,进行了广泛、深入动员。
刘卫兵介绍说,通过建立村级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建立健全村级财务规范运行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计划性、增加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最终提高村级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维护群众的根本利益。
记者了解到,村级预算今后将实行“三级管理”工作机制。村民(代表)大会及村民委员会负责预算草案的核定,村民委员会负责预算的执行;高刘社区委(农发局)负责批复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村级财务预算管理工作考核等日常监管工作,其“三资”委托代理中心负责村级财务收支预(决)算编制的组织、指导、草案审核和预算执行动态管理工作;财政局负责村级财务预算管理总体制度建设,组织实施村级财务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监督。
执行“四议两公开”
程序严格有保障
截至目前,合肥经开区2018年村级预算试编工作正在顺利推进,5月底,村、社区委已完成预算的编制和批复工作。
据悉,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高刘社区执行“四议两公开”+“两上两下”的特色程序,同时对预算草案编制方法做了细致说明,在预算执行、预算调整、决算编制和审计监督、加强考核、完善内控等方面作了明确要求。
“编制预算草案,递交高刘社区委审核,修改后在村里公示,结合群众的意见修改后再次上报,等待批复,这是我们所说的‘两上两下’,可以充分保证草案的可操作性。”刘卫兵解释,村级预算方案还明确了“四项原则”,包括坚持“全口径收支,以收定支”的原则;坚持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不变的原则;坚持村级民主决策和依法公开的原则;坚持对村级财务实施有效监督的原则。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目前高刘社区24个行政村的预算已经完成了“两上两下”的过程,由于今年是试编年,等到9月份前后,还将对预算进行一次调整,“明年村级预算编制就将进入正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