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于 馨
上世纪60年代,面对旱魃为虐的生存环境,30万林州干部群众以开山者的姿态,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历时十年凿壁穿石,在巍巍太行山巅的峭壁上修建了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而在修渠过程中形成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始终激励一代代中国人不断前行。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林县当地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口的饮用水问题,灌溉了54万亩贫瘠的土地;红旗渠精神激励林县人民谱写出“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壮丽篇章。
如今,在推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一对创业父子兵以红旗渠精神为引领,在美丽的太行山开始了筑梦之旅。
创业兴业拓路人
“我的祖祖辈辈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但是我不认命。我不想做一个传统的农民,我有义务自省、自律、自强,改变自己、报效祖国、创造人生。”乔书领说。
1960年12月,乔书领出生于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的一个农民家庭。贫穷伴随了他整个少年时期,因此,“致富”也就成为他最初梦想。上世纪80年代,刚刚20出头的乔书领就开始了他的创业梦。他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了养殖业,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靠勤劳致富,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
可是乔书领不满足于现状,又到北京寻找致富信息。在北京,乔书领结识了我国著名的草原学家、草业科学奠基人之一的贾慎修教授,并在他的推荐下,开始了草坪种植事业。乔书领说,别人种庄稼他种草,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他顶住了压力,坚持做到底,而事实也证明他选对了项目。乔书领种植的草坪被当时正在搞园林绿化的河北邯郸市园林局“照单全收”,竟卖了一万多元,他也成了全村第一个“万元户”。之后,依靠草坪种植和一系列的重点绿化工程,乔书领获得了“中国种草第一人”“中国出售草坪技术农民第一人”等称号,并在199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如今,乔书领掌舵的中乔大三农实业集团(以下简称“中乔大三农”)投资开发建设智慧农业、生态农业、太空农业,打造太空育种、国防教育基地,“硒硒皇后”农业品牌富硒产业,园林景观、休闲农业与旅游一体化产业,并摸索出一条以富硒有机产品为驱动的精准脱贫之路,带动周边村民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这些革命创业精神是我们党性和宗旨的集中表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农民出身的乔书领对红旗渠精神充满感情。
2016年1月21日,在人民大会堂,乔书领从河南省原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手中接过一面写着“红旗渠”三个大字的锦旗。老书记嘱咐乔书领,要再接再厉,带领太行老区人民共同致富。那一刻,乔书领知道,他的人生和事业将注定与红旗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作为“红旗渠精神”的传承人,他将全心全意、义无反顾地把伟大精神薪火相传,让红旗渠梦、美丽乡村梦走进更多民众心中。
红色精神接班人
90后的乔业腾,自幼赴美求学,曾在美国公司任职。如今,他与父亲乔书领一起来到红旗渠,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建设红旗渠国家智慧农业公园。从国际金融学骄子到红色精神接班人,乔业腾的职业规划与众不同。
作为“创二代”,乔业腾认为,兴趣导向是最重要的。在美国读书时,他发现有美国同学想到中国旅游,却囊中羞涩,无力支付往返机票和食宿费用。与此同时,国内又有很多学校需要纯正的美式英语教师。乔业腾以此为契机,将美国学生介绍到中国学校,让他们从事阶段性的英语教学,同时还能在中国游玩。这项工作得到很多美国同学的响应和支持,甚至在他离开后依然有人坚持在做。首次创业的经历让乔业腾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也让他对中美青年人的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乔业腾眼里,父亲乔书领是一个传奇,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又是集多个荣耀于一身的企业家。父亲吃苦耐劳、永葆赤子之心的精神一直影响着乔业腾,也促使他放弃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祖国跟随父亲搞农业,父子合力传承“红旗渠精神”。
谈到红旗渠精神,乔业腾表示,“虽然身为90后,但红色精神一直是我内心深处的精神感召,红旗渠精神是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中华儿女应该广为传承。当年红旗渠青年的豪迈乐观,深深感染着我们青年人,今天我们更要发扬自力更生、创新求实精神,用知识和智慧建设祖国。”
乔业腾希望能将西方的经营理念、思考方式以及先进的技术与父亲的中乔大三农相融合,弘扬红旗渠精神,把中乔大三农推向国际化。让外国友人走进中国红色度假村——红旗渠国家智慧农业公园,发展壮大民族旅游业,为促进中外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交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