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视野

为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强大推力

首个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首次发布运行监测数据

□ 本报记者 张 宇

5月31日,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建设领导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大同基地办”)及大同光伏发电监测服务中心公开发布首个示范基地运行监测数据——《大同一期光伏发电领跑基地运行监测月报》(以下简称《月报》)。《月报》全面汇总了大同基地各项目建设运行情况,统计分析了光伏领跑基地组件转换效率、组件衰减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和全站系统效率等关键运行指标。

《月报》显示,2018年1月~4月,大同基地运行良好,无弃光现象,主要设备运行指标均基本满足光伏领跑基地企业竞争优选要求。

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

大同采煤沉陷区国家先进技术光伏示范基地作为首个光伏领跑者基地,为切实贯彻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强光伏产业信息监测的要求,对基地项目实行信息化、数字化、专业化管理,建立了“互联网+领跑者”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大同光伏发电监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信息中心是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的大同基地综合技术运行监测平台,是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的大同基地光伏先进技术实证平台。

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三维GIS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是集信息查询、信息监测、质量管理、功率预测预报、数据分析、移动显示和大屏幕展示等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基地各类设备和关键节点的监测与关键指标考核,实现了对基地光伏发电项目的数字化、信息化和专业化管理。信息中心的建立对项目集中监测评价技术系统、对提升光伏产品质量和转换效率、提升我国光伏产业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示范意义,能够为基地项目健康运行提供具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和信息服务。

由“最强大脑”护航

从今年1月起,在国家能源局的指导下,大同基地办组织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始编制《月报》。监测数据来源于大同基地综合技术运行监测平台,实证监测数据来源于大同基地光伏先进技术微型实证平台。在编制过程中,国家能源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多次召开内部研讨会,就有关事宜听取相关领域专家、部分项目业主、设备供应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监测《月报》。

实践表明,开展运行监测工作是提升基地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举措。

监测数据是对基地建设和项目运行评估的唯一数据来源。数据主要指标项包括:电站指标、组件指标、逆变器指标等诸多分项,能够为基地项目各类设备和关键节点的全生命周期运行监测、关键指标考核、评估、补贴目录申报、绿色电力证书申领等工作提供真实依据。

监测数据是政府对基地项目全面监管的重要手段。基地项目所在区域面积广阔、地形复杂,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对这些项目进行监测和管理。只有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运用大数据这一“最强大脑”和“千里眼”,才能对整个基地项目实行专业化管理,从而做到对光伏基地项目既建设又管理,有效的发挥领跑基地的示范作用。

监测数据能够为基地项目在全生命周期高质量运行提供保障。监测数据对基地内所采用的全部型号组件和逆变器进行长期性能测试,对各项目组件转换效率、组件衰减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和系统效率等关键运行指标进行监测,通过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对主要指标项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分析,能够为基地企业项目提高建设运营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监测数据对保证光伏发电设施正常运营大有益处。由于光伏基地建于采煤沉陷区上,针对个别区域可能会出现地面塌陷、不均匀沉降及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监测平台运用GPS沉降监测技术和Insar沉降监测技术,获取监测区域高精度的地表形变信息,能够为基地项目安全可靠运行提供地面沉降信息服务。

展示基地建设成效

实践表明,编制运行监测《月报》是全面展示光伏领跑基地建设运行成效的重要手段。

监测《月报》是基地建设情况的一次全景展示。首次公布了大同基地各项目选用的主要设备型号和安装容量,包括组件型号、标称功率和安装容量,以及逆变器型号、支架类型及安装容量。政府、相关企业和社会公众可从月报中了解各种先进技术设备的市场应用情况。

《月报》是项目发电运行情况的一次全面展现。项目实际发电是衡量各项目建设和运维质量以及先进技术应用效果的客观、真实展现。大同基地一期包括7个10万千瓦单体项目和6个5万千瓦单体项目,《月报》公布了各项目的月度太阳能资源、发电量和满负荷利用小时数,是政府管理部门、相关企业、科研机构了解分析项目设计方案和实际表现差异的重要窗口,将对提高行业设计、建设和运维管理水平提供重要的基础数据支持。

《月报》是光伏领跑基地关键运行指标的一次全面反映。光伏领跑基地企业竞争优选工作重点考核组件转换效率、组件衰减率、逆变器转换效率和全站系统效率等关键运行指标。《月报》首次公布了各个组件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的名义转换效率和名义衰减率。由于实际运行工况环境条件与实验室标准条件(即STC条件)不一致,《月报》计算的组件名义转换效率和名义衰减率结果虽然不用于光伏领跑基地指标考核,但《月报》公布计算结果是组件现场实际应用性能指标横向比较的重要指标,是客观反映各型号组件实际运行发电表现的重要手段。《月报》公布的关键运行指标数据,有助于设备供应商查找不足、对比找差距,也为项目业主提升设备选型和电站运维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运行监测《月报》是全国首次发布。传统的项目验收和监测手段,一般是现场抽样选取组件和逆变器,送实验室检测。该方式虽然精确,但费时费力,无法长期连续开展。而全国首个光伏发电领跑基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的建立运行,全面提升了光伏行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完善光伏发电运行信息监测体系,确保实现“领跑者”计划提出的技术进步、产业升级目标。

大同市政府在大同基地一期工程建设中采用“互联网+电子政务”、大数据分析等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依托大同基地综合技术监测平台和光伏先进技术微型实证平台,开展基地运行监测《月报》数据统计工作,关键数据实时连续监测的频度和广度是实验室检验工作难以达到的,为验证光伏领跑基地运行效果提供了更有效的监测手段。

业内专家表示,《月报》的发布为相关部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行业管理、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强大推力,为企业做好设备选型和电站运维提供技术支持,为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大同基地对全国光伏产业发展以及基地建设运行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2018-06-05 张 宇 首个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首次发布运行监测数据 1 1 中国改革报 content_24729704.htm 1 为光伏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强大推力 /enpproperty-->